如今,杨小涛回来了,还带回来好消息,这心立马落在了实地上。
“村东的屋子已经盖起来了,桌子凳子也都准备好。”
杨大壮开口介绍着,一旁的九叔拿出一个本子,在这屋子里的人中,识字最多的就是九叔。
也是杨石头的三叔。
杨家庄都是血脉关系,称呼啥的不一样很是正常。
这次,在找到适合的老师前,九叔就暂且领着孩子读书认字。
至于杨太爷,则是担任校长。
也只有他老人家在这里坐镇,村子里那些不想让孩子上学的才敢闭嘴。
才能让学校办下去。
九叔对杨小涛点头,开始介绍村子里的情况。
“咱们庄子里,六岁到十五岁的孩子总共有107个,六岁以下的有81个。”
“其中,六岁到八岁的,就有四十个!”
九叔说完,众人看向杨小涛。
杨小涛听完后,心里也是诧异。
没想到村子里面竟然有这么多孩子。
平时回来的时候,也没看见多少啊!
片刻后又想明白了,这年头穿的不多,天冷了,不少人家的孩子都在家里圈着。
只有天气暖和了,才敢放出来。
而且在这时候,男孩女孩过了十五,就跟着爹妈干活。
不少人已经是整理庄稼的好手,平时都是在地里劳作,杨小涛见的也不多。
众人等着杨小涛拿章程,杨小涛也不含糊。
按照红星小学的模式,肯定将这些孩子按照年龄分成几个不等的班级。
但杨家庄这里情况不一样,真要分的话,那都是幼儿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