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涛感慨说着,在他心里,城里的工作看起来体面,但劳动强度一点不比农村差。
“伱说话真有道理。”
杨小涛听了没在意,低头继续干活。
杨红兵见了,也没多说,拿着水桶往另一边去。
他这次回来,主要是收到杨石头的邀请。
去年过年时候,杨石头家的查出来怀孕,这不今年就生了个大胖小子,然后回来喝满月酒。
作为叔叔,杨小涛也不客气,拿了十块钱的红包,倒是让村里人不住的感慨。
这年头,挣钱不容易。
有这十块钱,杨石头家里会轻松不少。
当然,十块钱对现在的杨小涛来说并不多,但他也没必要给太多。
都是一个村子里的,谁和谁还不是亲戚?
这次来了杨石头家,下次再有人找,那还能拿少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就是人心。
中午大家伙在田间地头席地而坐,一人端着一个大碗,里面装着面条,实实在在的二合面。
比起前年过年时候,这吃的简直翻了一个档次。
周围汉子都埋头吃饭,几个吃完的又跑去捞面条,继续吃。
杨大壮几人和杨小涛坐在一起,看着碗里的一块肥肉,眼睛里都是满足。
他们知道,只用了两年就让村子里发生这种转变,靠得就是面前的年轻人。
没有他的杨村一号,村子里不说吃饱,不饿死人就是好的了。
说起杨村一号,这是周围村子给取的名字。
自从丁胖子知道玉米的事后,虽然上面的人没当会事,他却是上了心。
不仅找到杨太爷,还抽空去了趟四九城,专门找了杨小涛。
当然,杨小涛的招待也让他不虚此行。
关于杂交种的事,杨小涛也向他说明情况,现有条件下,还做不到大规模育种,除非拿出一块地来,再有充足的人手帮忙,而且这些人还得经过培训,这时间不短,消耗的人力财力可不是个小数目。
哪怕是丁胖子也不敢保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