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基不时地近距离目睹关羽与张飞的切磋,也已然将关羽、张飞的战斗与招式风格瞧出了个大概。
关羽观《春秋》自悟刀法,前三刀气势如虹,不可一世且一刀更兼一刀重,虐菜与偷袭嘎嘎好使。
果然,看《春秋》,悟大义,心有仁义忠孝之人,最懂得战斗之中下黑手怎么最好使了。
只是,前三刀一过,关羽劲力大泄,然后则需要一点点在战斗之中重新积攒劲力。
但若是遇到能挡住前三刀之敌,基本也不会给关羽在数十回合内重新积攒劲力的机会,属于是再起不能了。
在这种情况下,平日里最讲仁义的二爷,唯一的法子也就只能不讲武德耍拖刀计了。
至于张飞,则是属于最典型的猛士一类,矛法大开大合,以势压人,又兼之越战越勇的类型,完全就是敌人干不过就是无论如何都干不过的那种。
并且,若是敌人对张飞心有畏惧,那无形之中更是会让张飞莫名地有极高的战力加成。
所以,每次关羽与张飞切磋的结果,无疑最后都是以张飞获胜告终,关羽也是打心底地认可张飞的武勇在自己之上。
只是,在李基看来,关羽就属于虐菜猛,前三刀可劈碎一切实力低于自己一层之敌,然后再起不能。
至于张飞,则是越战越勇,越干越兴奋的类型,正好完克了关羽罢了。
而就结论而言,关羽、张飞无疑都属于当世最顶级的猛将,但夏侯博能步战与关羽大战二十余合不分胜负,也确实不容小觑了。
至此,李基也彻底明白是自己多虑了。
或许,太平道之中有足以跟夏侯博媲美的猛士,但也绝对是渠帅一流,不至于沦落为细作之流。
更何况刘备亲眼可见夏侯博为父老乡亲断后血战黄巾,基本可以撇清夏侯博与黄巾的关系。
不过,为了稳上一手,李基决定等一会暗中派三五个士卒到澄底村询问村民。
只要带上点粮油,足以将夏侯博祖上三代什么时候同房发出过大声响都能问得一清二楚。
忽然,李基想起了什么,打探道。
“夏侯兄弟,汝可听闻赵子龙此人?”
“赵子龙?”
夏侯博略微皱着眉头,思索了半晌,然后摇了摇头,说道。
“不曾!此人有何特征?何方人士?年龄相貌?若是先生有心,我可代为打探一二,只是如今黄巾动乱,可能需要不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