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玄幻小说>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第133章 盐摄天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3章 盐摄天下(3 / 4)

一句话,透漏好几个信息,却是连马皇后都不知道朱元璋在想着什么。

……

格物院。

自从格物快报发出去后,苏闲就一直等着。

格物院虽说破落,但占地面积也足有七八亩地那么大,后院还有亭台楼榭,一看就是曾经的大户人家的宅院。

只是早已经破败,招收来的工匠这短时日,只是收拾了前院,划下链两个小院子,暂且由工匠和一众学子负责。

而在前门,也特意开了一个小房间,专门汇总各个“工匠”或者是学子交上来的答案。

而这么一个下午的功夫,已经好多信封递了上来。

贾贤是跟黄恪等国子学学子,一块来的,其专门负责收拢这些信件的,由其将筛选带给苏闲。

苏闲一眼扫过,除了对于“铜球”的答案分析,剩下的竟然都是关于“盐引制度”。

“看来对咱们认可的,不是一个两个啊。”

苏闲翻阅这些信封。

连他自己都意外的是,第一批上来的这些信封内,对盐引论认可的非常多。有的是从自己家乡出发,说官盐他们从小都吃不起,还是从山里跟着挖的矿盐。

还有一些字迹娟秀的,也诉说这几年官盐涨价非常厉害。

甚至还有人出主意,回答自己在《盐引论》中提出的问题。

比如,可由官府出钱雇佣百姓,前去边境开垦良田,不必假借于商贾之手。

再说,商贾历来重利,盐引之法是重利诱惑,以重利而来,必然以重利而去。

当教化百姓,军民一体!甚至让年轻的农户北上,在边境屯居。

更有甚者,还提出【可将福州府等山林众多的灶户,迁移出来,在广袤平原上,或者水路便利的地方,制造官盐。】

对于以上两种,苏闲看了当即摇头。

一,朝廷要是有钱,也不会借商贾之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