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固住整个西番边境,我们将来才能腾出手,专门针对北元,其虽然退去草原,但主力尚存。”
“只要我们控住河西走廊,阻遏住北元和其它汗国的交流,那他们便不会在短时间内死灰复燃。我大明争取下的时间,刚好便是往后针对北元的利剑!”
“如此,争取一举功成,永绝后患!”
“而为今之计,还是宋夫子所说的内治……”
稍微停顿,朱标又道:
“至于苏贵渊所说的也有些道理,宝钞要推行,那民间就不能过于固化,其与科举是同样的道理,我大明应该给天下的有才德者,一展所学的机会,能者上、庸者下。”
“如此才是稳定有序的朝局!”
儿子都这样说了,朱元璋也不是真的莽夫,只知道北伐。
他叹了口气,“这天下局势的机会,稍纵即逝,可不是你等就能等来的。”
“至于朝局四方要平衡,国朝选仕……其法难寻!为什么停止科举?为什么施行荐举?咱都有自己的理由。”
“至于四户四民!”
“哼……这是咱大明朝之所以立国的根本,还用咱给你多说吗?”
朱标还想说话。
朱元璋蹙起眉头,“罢了,先回东宫看看咱这儿媳的情况,之后你我父子再慢慢争!”
“顺便也论一论,如何赏赐。”
说到这里,朱元璋又无奈了。
“此次苏闲所送之药,要说救了太子妃,当然是大功!”
“可要知道,若是能在北伐西征之中,能让我大明将士少伤亡那么一点,那就是大功上的大功。”
“他又太小……其父这段时间忙碌宝钞也是功,重设宝钞提举司,如何拆分,如何设立官职,选人,这真要好好想想了。”
说着。
朱标也点了点头。
可走着走着,朱元璋忽然想到什么,脚步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