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封奏疏,却是答案!
此案,是圣上故意谋划而起!
圣上有如此大的反应,恰恰说明那封奏疏说的对的。
所以……
那封奏疏,之后到底写的什么?
苏贵渊?
九品检校?
这一刻,百官想忘记这个名字都难。
……
而正在这时……
“陛下!”
毛骧很快回返。
“这么快的时间,就查清楚了?”朱元璋直接看去,余光还瞥了一眼奏疏。
“回陛下。”毛骧似乎不知道怎么回答。
“根据手下们说,昨夜从头到尾,苏贵渊的家中都是一家三口。他们连夜守在外面,没有任何人出入那方小院。倒是第二天,收奏疏的时候……是……”
“是什么?”朱元璋皱眉。
“是其家中的孩子,拿给苏贵渊,然后苏贵渊才拿给他们的?”
“嗯?”朱元璋眯了眯眼。
“还有……”毛骧又忐忑说道。
“有什么说什么,一块说完,别给咱吊胃口。”
毛骧赶紧道:“苏贵渊这五年来,一直都是检校。一家三口依赖其岁俸,也仅仅只是饱腹。”
“而且,这封奏疏,从一介九品检校的身份上书,其实并不能保证陛下能亲眼看到,若真有人指使,也该是朝官的奏疏。”
洪武年间,官员的俸禄并不多,九品检校的就更少,甚至有时候还是一些朝廷收回来的“茶叶”或者“布匹”,充当岁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