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急了。
什么话?
你这是什么话?
是我想让大王受辱吗?
但这就是现在最稳妥的方法!
触龙没给毛遂说话的机会,朗声道“臣自请三千精兵,杀出重围,传王令与武安君,令武安君即刻放弃攻城、回援邯郸。”
“如此,则邯郸之困自解!”
毛遂大惊,赶忙拱手“大王,城外秦军何其多也!”
“派兵突围实在是死路一条!”
“且一旦我大赵派兵突围,秦长安君甚至无须再杀使臣,便完全可以用我大赵战意不休的理由接连驳回我大赵的求和!”
“我大赵再想求和便难矣!”
触龙坚定的说“将和平寄托于敌国身上,何其天真!”
“和谈虽显于唇舌,却存于剑锋!”
“和平只能通过将士们的剑来争取!”
毛遂和触龙争论不休,赵王偃皱眉思虑。
触龙提出的策略更加刚硬,一旦失败万事皆休。
毛遂提出的策略虽然看似是在用人命往里填,但终究没有离开游说和谈这个范畴,也更稳妥,即便失败一次,也还可以再尝试两次三次无数次。
换做燕王喜,他必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毛遂的谏言。
但赵王偃却更愿意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思虑片刻后,赵王偃看向触龙“左师此策甚善!”
“然,左师年岁已高,寡人以为可再择他人行此策。”
“诸位爱卿可有良臣举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