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玄幻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3章 众生相(二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3章 众生相(二合一)(4 / 6)

这是个绝对意义上的硬骨头,哪怕有系统帮忙,也不是改个压气机设计这样半个月就能解决的。

其次应该是飞机大尺寸结构件的生产,也就是重型模锻压机。

苏27的钛合金框架是由两个部分分别锻压成型之后焊接而成的。

但一方面钛合金焊接本来就是巨大难点,另一方面在生产效率和良品率上也远不如直接搞一体化锻压。

后世歼20的钛合金结构件就是这么造出来的,不如先适应一下。

而且,要是真的准备从毛坯料开始完全打通百吨级干线客机的生产线,这更是个躲不过去的技术门槛。

又是个大活,而且是物理意义上的大活,就算设计图拿出来,没个一两年时间也很难落地。

这两个项目可以预见地周期很长,所以如果有机会的话,要尽早着手。

机载武器的开发得考虑提上议事日程,不能像前世那样到了2010年以后才实现中距弹自由。

还有直升机,陆军和海军都有巨大的缺口,直8除非推倒重来否则不堪大用,直9又实在太小潜力不够……

大型运输机也存在迫切需求,但以华夏目前的航空工业实力,要想在短时间内造出200吨级的战略运输机确实不太现实。

所以可以先考虑拿出一些筹码,从塔什干工厂弄一些伊尔76来,还可以当做预警机和加油机平台。

十一号工程省下的经费,包括后面大概率也不会再去买苏30省下的钱,应该是够用的。

想要让毛子不磨洋工,非得有个小爸爸(比如慈父)或者小妈妈(比如叶二)在后面拿皮鞭抽才行。

另外,既然有了不错的特种机平台,那相应的型号也得安排上。

但这些方面也没有技术储备。

华夏特种机的真正起点应该是运8j海上警戒机,要两年后才服役,机载设备还是从英国进口的。

相对来说,在一众西方国家里面,英国和德国算是两个比较好的合作伙伴,比另外几家靠谱的多。

但是再怎么说英美也是一对共轭父子,用英国雷达应对美国威胁的效果可想而知。

总之,在进行了一番系统性分析之后,只能说华夏工业的进步空间很大。

这么一想,歼20能在15年后就上天,简直堪称奇迹。

……

因为刚刚的分析太过专注,因此门铃连续响了好几次,才把常浩南从头脑风暴中唤醒过来。

当他打开房门,看到门口的姚梦娜时,还在思考着反潜机和电子战飞机的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