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还在唐国帝师之身份替梁如意斡旋。
所以,朕决定,暂不同意与唐国和亲之事,但要放唐国使团过来。
不仅如此,朕还要亲自要求唐皇,让淮南王亲自作为使臣,出使大元,诸位以为如何?”
裴宴清的目的其实就是将淮南王引回元都,因为只有他回来,世宗皇帝遗诏里的事情才能完成。
大臣们不知他的打算,却也举双手赞同。
“陛下圣明!
让淮南王作为使臣出使大元,如果他同意回来,至少说明当年灵台山之战他是无辜的。
可他若是拒不敢回来,那我们对唐国也就不必客气了!”
先是拒不回应梁如意行刺大元皇后的国书,后是拒绝大元的要求,不同意他们指定的使臣出使大元。
三番五次的拒绝大元的要求,那大元也就没必要对唐国客气了。
主意是魏国公出的,大臣们却都高度赞同,再无一人反对。
杨御史甚至主动开口道:“陛下圣明。
既是要与唐国开诚布公的谈,梁如意行刺皇后娘娘之事,恐怕也要查个彻底吧?
不若九江梁如意行刺皇后娘娘,当年灵台山一战和淮南王叛国案病案侦查,由三司和锦衣卫联合调查,尽快将所有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以免唐国、北齐的使臣再生事端,倒打一耙……”
杨御史的这个提议无疑与裴宴清不谋而合。
他果断采取了杨御史的建议,“御史大人所言极是!
即刻着锦衣卫许观鹤、刑部云痕、大理寺贺怀初联合调查十三年前灵台山一战、登基大典后皇后遇刺,皇子被盗以及淮南王这些年的所有经历。
务必在两国使团抵达元都之前将所有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谁若松懈怠慢,耽误正事,严惩不贷!”
各部大臣齐齐领命,裴宴清遂疲惫的捏了捏山根,“今日就先这样吧,各自下去准备。
如有异议,明日再行补充。”
因为一系列挖出萝卜带出泥的操作,原本每天只需要在御书房里待一个半时辰就能离开的大臣们硬生生待了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