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府,他直径到书房,打算和幕僚商议,门还没有打开,身后便传来叫魂般的声音。
“爹!”方彧游穿着一身赤红骑装,急匆匆迎上来,马鞭还别在腰间,“怎么样?”
一见他这个没大没小的样子,方识就忍不住把他和姜蘅的儿子姜重一做对比。
差太远了!
他自诩和姜蘅争第一争第二,但他儿子肉眼可见在姜重一的几百名开外。
这也跟当年他被姜蘅娶到兴平郡主,获封姜国公一事刺激到,决心不娶到比兴平郡主更高贵的人就不结婚有关。
他晚婚晚育,方彧游就小了姜重一好几岁。
姜重一开蒙,论语倒背如流时,方彧游还在吃奶。姜重一才名远扬,当选太子伴读时,方彧游刚刚把论语读清楚。
不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方彧游虽然比不过姜家老大,但是绝对比姜家老二强。
多少个日夜,方识一想到方彧游读书时,和他同岁的姜去寒正在满园子养动物,就能极大的缓解焦虑。
姜家要是都是这种小孩该多好。
“爹?”
“齐嘉言那个老匹夫借着边关战事出尽风头。”方识回过神来,概括上午发生的事。
方彧游皱眉:“他是外戚,陛下不会重用他的。”
“不好说,”方识道,“你知道裴琚光这个人吗?”
“知道,他与姜重一走的很近。”
方识道:“陛下让他在梦溪阁外听政。”
“不会吧。”方彧游满脸不可置信,“他来京城尚不足三年。”
“对,不足三年就成为姜重一的至交好友,现在说不定正在梦溪阁与皇帝议事,让我们这些人情何以堪。”方识嘱咐道,“你将要出仕,记得多注意裴琚光的动向。”
“是。”
他们说话间,定国公府的几个幕僚赶到,在远处驻足,没有吩咐不敢靠近。
“你先下去。”方识示意幕僚们过来。
“好。”方彧游走了两步,又转头道,“姜国公府有动静。”
“我知道,姜蘅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