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语宁决定了要争取外派进修的名额,那便也马上开始行动。
这是丝织厂历来的传统,为的就是要培养自己的后备干部能力。
刘语宁拿到了相关的文件规定,一一对比报名资格。
学历、工龄、职级…..
刘语宁一一掠过报名资格,心里则是在换算自己的条件能排到几号。
逐一对比之后,刘语宁发现自己还真挺有竞争力的。
唯一的弱项可能就是工龄。
但对比其他人,她拿过全国劳动竞赛的冠军,这是其他人都没有的。
但还有一点,让刘语宁也颇为关注。
要是被外派进修,那么获得名额的人都得承诺,要学成后回丝织厂服务5年。
这个服务期限说长不长,但绝对不算短。
虽说刘语宁他们都是一毕业就分配到了丝织厂,但有些心思活泛的,找到别的门路,早就离开了丝织厂。
但作为职工的人事主管单位,丝织厂也死死卡住了这部分人的档案不放。
在如今的时代,档案被卡住了,那代表升迁等一连串的事情都会收到阻碍。
五年的服务期之所以让刘语宁有点在意,是因为那5年会是她人生黄金的5年。
在那时候,如果足够幸运,她可能会和杨睿安一起步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倘大的丝织厂,却不知道会带着她的职工何去何从。
但刘语宁觉得无论怎样,能争取到外派进修,对她自身的职业生涯是百利无一害的。
“语宁,不是听说你最近不是已经忙得不能行了?怎么有空找我们出来?”
张大姐、文大姐、莫师傅他们应约而至。
“张姐、文姐、莫师傅。”
刘语宁把3人迎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