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干了眼泪,眼睛不糊涂了,老头才定睛看向搭话之人。
刚才他就觉得这声音稚嫩了,只是因着满心愤懑,情绪上头没多想。
这一瞧,似乎,好像,有点眼熟啊,嘶——不会吧?
再仔细一瞧这标志性的身高和小身板,天哪,这不就是全天下都知道的那谁谁?!
这人要真是那谁谁,应当十分有钱吧。
如果扒上她的话,他岂不是就又有钱收书、藏书,照顾他的心肝们儿了?!
于是老头腾地一下又给楚昭跪下了,一声嘹亮呐喊突破天际:
“殿下!!!老夫可算找到您了啊殿下!这就是天意啊!”
楚昭:???不是,这老头谁啊?她不是来问车祸原因的吗?
又是半晌鸡同鸭讲,楚昭总算弄明白了,这老头名叫褚文,按诸子百家算,应该算是杂家。
杂家讲究“兼儒墨,合名法”,也就是要博采各家之说,兼收并蓄,吸收并融合各家思想的精华。
杂家的突出代表人物楚昭了解两个:
一个是秦朝的吕不韦,召集三千门客,编了本《吕氏春秋》;
一个是后来汉朝的淮南王刘安,领着门客编了本《淮南子》。
听说战国时还有个尸佼编了本《尸子》,她就不太清楚了。
回归当下,虽说杂家这个称呼是后
人将他们归到一起后起的名儿,但褚文的主张追求实在是一个标准的杂家弟子。
他一心要编写一本能够脚踩《尸子》,肩并《吕氏春秋》的鸿篇巨制,要将这世间万物的一切道理都写进书里。
为此,他收集各派学说书稿、民间风物,已然十余年。
这年头旅费昂贵,书籍更是难以定价,珍惜些的想看一眼都得各种拉关系、搭人情。
原本富裕的家庭实在为此穷了不少,他颇觉有些对不起老妻。
正巧,始皇对百家弟子发布了征召令。
他寻思着,自己看过的各家书籍怕是比不少本家弟子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