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兰站在酒楼的一角,静静地观察着客人们的反应,心中满是欣慰。
她轻轻地抿了一口茶。
随着歌舞大会的继续,酒楼的气氛越发热烈。
客人们的笑声和交谈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
在歌舞大会的高潮阶段,一位在京城小有名气的诗人受到了现场氛围的激发,情不自禁地拿起笔墨,在一张宣纸上挥毫泼墨,现场作诗。
他的笔触流畅,似乎是被酒楼的美妙歌舞所激发,一首赞颂今夜酒楼风采和歌舞之美的诗便徐徐展开。
众人见到有诗人在此吟诗作对,顿时围了过来,纷纷好奇地观看。
诗
人的笔锋随着心情在宣纸上舞动,不多时,一首诗便成形:
“月下歌声扣人心,舞翩翩兮衣云霓。
聚仙酒香邀月饮,诗酒风流是今宵。”
诗人朗声读出,他的声音在酒楼内回荡,与背景的歌舞音乐融为一体,为这热闹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文雅的气息。
客官们听后,无不折服于诗人的才华,纷纷鼓掌叫好。
一位客官激动地说道:“真乃神来之笔,如此佳句,足以流芳百世!”
另一位文士也不甘示弱,即席回应:“元家好景,吾等有幸,今夜诗酒欢,何须明月同。”
气氛因此更加热烈,客官们你一言我一语,赞叹不已,有的甚至开始自己尝试吟诗,场面一时间变得既热烈又雅致。
元兰见状,心中充满了欣喜。
她没有想到,酒楼不仅能以歌舞吸引人,还能成为文人墨客交流的场所,这样的氛围正是她所希望的。
她微笑着走过去,向诗人和文士们表示感谢。
“多谢各位赋予聚仙楼如此美好的诗句,今夜的风采,将因你们的才华而更加难忘。”
随着元兰的话落,现场气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诗人和文士们的对试,激发了在场客
官们的热情,许多人开始自发地参与进来,有的吟诗,有的作对,甚至有些武将也展示起了自己的才华,不拘一格地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