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打开了网页版油兔。
先打开游戏实况这个分支选项,然后选择《crazy for speed elite》也就是《极速狂飙》的英文名称。
很快,网页便刷新出一大片关于极速狂飙的游戏实况video。
“hi guys!欢迎来到理查德频道,今天我们要来聊一聊,《极速狂飙》在30-40万价格区间内,最值得入手的几辆新车,来次狗!”
“
理查德是山姆关注的一位《极速狂飙》实况视频博主,他也是
他的视频很有趣!
而且评测也足够深入细致,将每辆车的优点和缺点都说得明明白白,视频唯一的问题可能是,他收了这些厂商的赞助……
噢不对,这话不够严谨。
准确来说,理查德测评的汽车,全都是《极速狂飙》里玩家自主研发的车,所以他收的不是厂商的赞助,而是这些玩家给的好处费。
这完全可以理解。
假设山姆是一名《极速狂飙》玩家,他在游戏里造出了一辆车,想让更多人开上这辆车,并利用这辆车赚取游戏币。
那么,他不介意一两千美元,赞助一下理查德的实况视频,让他帮自己宣传美言几句。
不过这跟山姆没关系。
理查德收没收钱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通过理查德的视频,对自己看上的几辆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当然!
光是初步了解还不够,《极速狂飙》里的游戏币可不好赚,几十万游戏币可是山姆的全部资产,他得再去了解一下这些新车的故障率和售后情况。
主要是维保福利。
为了推销新车,游戏里的奸商们可谓是想尽了办法,送保险送选装送装潢送礼品都是小意思啦!
真正的福利,还得是购车用户,可在该玩家的维修改装车间,享受规定次数的免费维修服务。
大伙都卷起来了!
在《极速狂飙》这款游戏里,玩家成立的车企不低于七千家。
本来有更多的车企……
不过商业竞争实在是太残酷了,很多玩家都撑不住,最后黯然倒闭,只留下了这七千多家车企还在拼命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