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个董访就兴奋!
昨天的婚宴上,内外院大摆筵席,参军、都伯竟然都不能进内院坐席!
里面都是大佬,扬名于外的有鲍公、玄德公,名士有荀彧、程昱,宗亲将军也各派族兄弟来贺。
伯常总不能到处去邀请这些人吧?他们定然是自发而来,庆贺其大婚,这说明张韩为人慷慨洒脱,才能有这般的人脉。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有一位雄主岳父!但此节可以忽略不计,单纯是钦佩于张韩这个人,和那些荣华富贵的东西没关系。
这样的人,能和我董访结交,那就是看得上我,荣幸之至!
好家伙,你也用上“人生得意须尽欢”这句了,张韩暗暗心惊。
他听见这句熟悉的诗,感觉自己用莲莲的神作怕是拉高汉乐府诗平均水准了。
“典韦说,子文有大礼相赠?昨夜的礼已是足够令我欢喜,今后尚不知如何偿还,怎的还有大礼!?”
张韩也是谦虚,他昨天看到礼单后甚至没有怎么注意董访。
就注意到高顺这小子的书法居然比自己的看着顺眼。
“伯常,却有好事。”
董访眉飞色舞的从袖中拿出了一张帛布,展开之后方正有序的写着一信。
张韩凑上一看,道:“写的什么?!我看不清。”
好多字太古了,措辞也简洁,又没有标点符号,需要自己去分段,这联想起来其实非常累人。
董访连忙拿到身前自己给张韩读:“吾弟,闻邈反,兄夙夜难寐,为弟担忧,今知安,心甚慰,今闻曹氏明公之绩,叹服……”
接下来一大段,属于是董狗炫技的篇幅,用几大段中肯略带夸赞,但是又显得不那么谄媚的话,狠狠地舔了曹老板一波。
并且表明定要竭力向长安诸公荐曹公,若在开春时能有好消息,则事成矣。
念到这里,董访叹道:“这是家兄回复的前一封书信,已经是三个月前寄出去的了。”
“三个月间,关中大乱,内战不休,百姓不得安宁,致以书信不达、道路不畅,也是了不少功夫。”
“然,在下近日所发,却还没能有回应,在下将那首诗,附在了书信中传达。”
“啊?”这倒是张韩始料未及的事,这么说自己的名声就要传到长安了吗?
“好啊,”张韩长舒一口气,“这当真是大功一件,他们现在于长安之中,终于有能说得上话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