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见她神色有异,忙问道:“太女也知道赵高?”
他心中骤然起疑,这赵高虽有几分本事,但于治国之道上并无大才,为何连后世王朝的太女都知道他的存在?
后世在提起他的大秦时,最该想到的,不是他手底下的能臣干将吗?
“知道,秦一世而亡,赵高功不可没。后世之人,常以此为诫。”李令月道。
虽然最终还是有很多朝代重蹈覆辙就是了,比如东汉末年的十常侍,唐朝中后期参与废立皇帝的权宦……
明智的帝王即使要用宦官,也懂得何为节制,昏聩者,则偏听偏信,最终使得宦官尾大不掉,给朝廷和继任者带来无尽的隐患。
言归正传,在赵高之前,近身伺候帝王的侍者,在其余人眼中渺小得如同尘埃一般。
毕竟,这些侍者的权力,皆来自于帝王。帝王宠信这些侍者时,这些侍者自然能得几分脸面,他们收回这份宠信时,这些使者顷刻间便会被打落尘埃。
但在赵高之后,便没人能够轻视这些近侍的威力了。
距离权利中心太近,他们便有了狐假虎威的便利。偌大朝廷,也能被他们说败坏就败坏。
嬴政瞳孔一缩,沉声道:“这是怎么回事?”
虽然李令月口中的那个始皇帝不是他,那个一世而亡的大秦,也不是他的大秦。
但当嬴政听闻赵高是败坏了那个大秦的“功臣”时,他仍然忍不住想要弄明白,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这些东西,李令月本也没打算瞒着嬴政,她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口道:“这还要从秦始皇热衷于寻仙问药说起……”
“等等,未来的寡人……始皇帝为何会热衷于寻仙问药?”
现在的他,满脑子都是如何一统天下,打下六国之后,他该如何对六国故地进行治理。
他并不理解,未来的他为何会走上寻求长生的道路。
“兴许是因为,始皇帝每日要处理的奏折太多,精力不济,需要服用丹药来激发精力。也可能是因为,始皇帝看清了掩藏在繁华帝国之下的种种危机,他知道,他一旦故去,这些矛盾便会瞬间爆发,所以,他不想死,也不能死。”
李令月道:“这些都是后世之人的猜测。无论如何,始皇帝终归是踏上了寻仙问药之路,因此而被方士所骗,并听信方士之言,疏远了群臣,使自己的行踪变得飘忽不定……”
这也给了赵高可趁之机。
当皇帝与群臣们拉开了距离,他身边的内侍,就成为他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