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143章 咱们一起想办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3章 咱们一起想办法(2 / 3)

她心中感慨,题型都见过,以前不知道刷过多少字。拿到卷子几乎不用思考,下意识地就把正确答案写上去。这数学好像比语文容易多了……真是一场无聊的考试啊!

孙朝阳听二妹说了考试的事情,心中欢喜,叮嘱她不要骄傲自满,关云长还大意失荆州呢!如果考砸了锅,人家北师大附中也不要你了。

回到宾馆,孙朝阳琢磨了半天,心中想:邓丽君虽然经典,受众面大,但并不是现在最流行的音乐。八十年代,其实流行音乐也开始迭代,只不过速度比后世要慢些。未来邓氏风歌曲可以弄一点,但迪斯科类也可以搞搞,各种风格都试试。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孙小小这边刚考完,孙朝阳的商调函也下来了,他要正式去民宗报到上班。

对于娃娃去政府机关上班的事情,其实孙朝阳父母并不是太在意。一是娃娃现在本来就有大出息,迟早要离开仁德这个小地方,去哪个单位就是个过渡;更重要的是,现在当国家干部,尤其是普通工作人员并不吃香。

国营工厂的待遇好,工资比政府机关的要高一大截,还有奖金。平时的劳保福利也多,除了烤火费、防暑降温,每个月还要发肥皂、洗衣粉、毛巾、手套,电池、白糖、汽水……逢年过节还发米面和肉。

相比之下,国家干部就只有可怜巴巴的一点死工资。你不混到副科以上,福利待遇一概也无。

所以,稍微有点本事的人,大多选择进厂。

孙朝阳就记得八十年代末有个营级干部转业,本来县里分配他去乡镇做副职的,结果人嫌地方远待遇差,一心要进企业,闹了许久才愿望成真。到九十年代,可就糟糕了。退休的时候,战友们每月上万退休金拿着,他却只有三千多块,一辈子都毁了。

我们的孙作家解决了干部指标,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每日都笑眯眯地骑着破烂的自行车去县里上班。

民宗属于清水衙门,里面就六七个老头,他平时屁事没有,就和老前辈们坐办公室里喝着浓浓的老阴茶,白头宫女在,闲话说玄宗。

不过,一星期还是要出一次外勤,到各地寺院逛逛。好在寺院道观什么的,在特殊十年被铁拳暴锤后所剩无几,也不至于车马劳顿。

于是六七个老头就带着孙同志骑上永久凤凰,光当光当下乡。

他们去的是虞允文虞丞相墓旁边的一座庙,规模还行,有十几个和尚。

主持方丈看民宗来了新干部,又年轻,不敢大意。有俗话说,欺老不欺少;又有俗话说,莫欺少年穷。孙朝阳同志年轻阳光,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得罪不得。忙叫手下小沙弥磨了豆花,整治素斋。

他把大伙儿引进禅房,将寺中珍藏的佛牙舍利取出来展示。

孙朝阳一看,愣住,这是佛牙吗,我脑子有点乱。

佛牙重约三四十斤,长一尺,像个小冬瓜,估计是什么动物的化石,阿弥陀佛,亵渎了亵渎了!

听说孙朝阳是著名作家,方丈忙摆开文房四宝,请他留下墨宝。

孙朝阳一手狗爬搔字,哪里敢献丑。但实在推辞不过,回忆起以前在网络上看到的镇宅捉妖符,就提笔画了一气,看起来还不错。

同事都笑道,朝阳同志你在寺院里画道家的符,是来砸场子的吗?

方丈豁达,笑眯眯地说:“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原本是一家。心存善念,就是有德之人。”

素斋不错,和尚们厨艺那是真正的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