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126章 陆文夫开启美食之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章 陆文夫开启美食之旅(2 / 3)

孙朝阳倒是打个圆场:“拍电影吗,观众看得就是个热闹。久闻苏州美食甲天下,苏州园林天下第一,这次来贵宝地,机会难得,要来一场美食之旅,园林之旅。我最近得了不少稿费,陆老师范老师不要客气,只不知道你们最近有空没有?”

说起美食,陆文夫来了精神,笑道:“对对对,好不容易来了你这个大户,咱们肯定得打你土豪。这两天我正好有空,咱们就一路吃下去。至于园林那边,小范是专家,由她来带路。”

方才座谈会上孙朝阳谈到了高邮文学大家汪曾淇,对他介绍美食的散文大加赞扬。

实际上,这两年,汪曾淇的名头渐渐地响起来。他是沈从文大师的学生,文学功深厚,创作力很强。只不过,大多以散文写作为主。在特殊十年,汪同志更是抽调去写样板戏,参与了好几部样板戏的创作。

能够写样板戏的,都是当时第一流的文学大家,老汪能够被选中,可见其才华何等过人。

不过,因为有这一段集体创作的经历,他足足耽搁了多年。直到最近才忽然爆发,发表了海量作品,并出了好几部书。

他的美食散文最受读者追捧,内容大多是介绍苏中地区的风物,比如咸鸭蛋、蟹黄包、肴肉、五丁包什么的。

陆文夫也是个美食家,心中对老汪对扬泰高邮的吹嘘大大地不服,想让孙朝阳这个后生见识一下什么才叫真正的江南饮食文化,苏帮菜就精美程度上,怎么也略胜淮扬一筹。

众人忙问孙朝阳最近得了多少稿费,陆文夫说小孙在《今古传奇》写连载,通俗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的稿费大家都是清楚的,还是连载,顿时一惊,看孙朝阳也觉得此人金光闪闪,不大吃他几顿实在意难平。

一行人费了老鼻子劲挤出人潮,就来到得月楼楼下。

说起苏州老字号饭店,以得月楼和松鹤楼为代表,两家不分上下,都有苏帮菜大师坐镇。不过,得益于电影《小小得月楼》的宣传,得月楼的名气在后世压了松鹤楼一头。

也因为名头太响亮,里面的菜渐渐做得有点水了。到最后,苏州土著大多选择去松鹤楼。

再然后,随着新城区建设完毕,大家又都跑金鸡湖,跑园区去吃。

站在楼下,看着头上牌匾,孙朝阳心中一阵唏嘘:是那个味,和电影里一样。

八十年代的得月楼是国营单位,里面既没有什么装修,也没有包间,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在大堂里吃,还得先买票。

孙朝阳掏出粮票和钱,道;“陆老师,我不懂苏帮菜,这点菜的事情还得麻烦您。”

陆文夫也不客气,点了一个松鼠鳜鱼,一个蟹黄豆腐,一份蜜汁火方、一份鸡蛋银鱼羹。汤是腌笃鲜,都是苏帮菜的代表。

他又问蚕豆出来没有,有啊,来一个。另外,金花菜正当时令,炒河蚌也来一个。

苏州人吃菜讲究的是一个时令,什么季节是什么菜。过了那个时间,总是要差点滋味。

国营饭馆的服务照例不好,但上菜快,不片刻就摆了一桌。而且,味道非常地棒。

孙朝阳只吃了一筷子蟹黄豆腐,眼睛就亮了:竟然是真的蟹黄,良心啊!

后世很多所谓的蟹黄豆腐都是用咸鸭蛋替代,纯粹糊弄事儿,但好在便宜。

陆文夫一一给孙朝阳介绍桌上各种菜肴的来历,比如松鼠鳜鱼的鱼就是从太湖中打上来的,做的时候先改花刀,抹上淀粉,用油一炸,鱼肉条条竖起,分开如菊花花瓣。鱼做好,放盘里,眼睛处放一红一绿两颗小丸子,看起来和松鼠一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