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113章 我哥写不出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章 我哥写不出来(3 / 4)

孙小小蹦起三丈高:“游大爷你终于可以演戏了,你瘦了吗,没有吧。”

游本倡:“我觉得我瘦了。”

孙小小摸了摸他的手臂:“好像有点儿。不过,你的脸还是那么白净。”

游本倡诙谐地说:“要不抹点锅灰?”然后,一老一小同时哈哈大笑。

陈凯哥:“老游,我听孙小小说,朝阳的剧本出了点问题,你和他是一间寝室,他最近没什么吧?”

游本倡:“欲速而不达,心有挂碍,举止失措,难以放下。”

孙小小:“游爷爷你说话我都听不懂。”

游本倡:“凯哥,咱们都写过剧本。文学创作自有规律,灵感来了,如有神助,灵感不来,再怎么用力也不行。不要急,不要急。我相信,朝阳应该能调整好自己状态的。对了,老衲今天试戏吗?”

陈凯哥:“既然游老师要试戏,那就今天吧,我去安排。”游本倡是本剧主角,关系到这部戏的成败,当下小陈导演也顾不得问孙朝阳剧本的事,开始组织人马准备下一场戏的拍摄。

《济公》第二集的前几场故事发生在一处小集镇,陈凯哥把拍摄地点定在虎丘下面那个小镇上。从阊门到那边有十来里路,中间是一条河,河边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十里山塘街了。

这年代苏州旅游还没有大开发,到处都是古建筑,孙朝阳他们剧组本身就住在古典园林里。刚来的时候,大家还感到新鲜,逛了几天,看得累了,也不再稀奇。

今日听说要出外景,憋坏了的众人都齐声欢呼。

北影厂之前已经联络过地方政府,希望能够给剧组的拍摄工作提供便利。于是不片刻,地方上就派了一辆公共汽车,一辆解放牌卡车,将所有人和设备带了过去。

随行的一位宣传部的同志跟陈凯哥说,苏州欢迎各位文艺工作者来我地拍摄,也是对我们家乡的一种宣传,市委市政府发文让我们全力配合。对了,上影厂这段时间也在苏州,正在观前街取景,他们正在拍摄一部叫《小小得月楼》的电影。宣传我们苏州的美食,宣传我们江南传统饮食文化。现在又有你们剧组的前来取景,双喜临门啊!

江南自古就是全国最富裕的地区,人们眼界开阔,思想解放也比内陆省份要快上一步。

孙朝阳因为写不出稿子,加上今天孙小小也要上戏,当然也跟了过去。

距离不长,几公里路,半小时就到。

八十年代的虎丘山上还没有什么建筑,山上也没树,光秃秃的,一座宝塔巍然屹立,别有一种历史之美。

众人前段时间看腻了江南民居,见到山,都呼啸一声,要去爬。急得副导演大叫:“各位同志别忙去玩,先工作。咱们要在苏州呆三个月,有的是时间爬。”

于是在地方同志的帮助下拉了警戒线,开始布景。演员们齐齐上阵帮忙,也没有什么偶像包袱。这年头,做演员就是一份工作,三十块钱一月工资,六块钱一天片酬,都是劳动人民,谁也不拿自己当明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