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着天空,闭上眼睛,张开双手,跟姐姐念三遍——今年拜寿不收礼,手提和旨请入席……今年拜寿不收礼,手提和旨请入席……”
孩童们随着念十几遍,忽然手心微痒,睁眼一看,手里真的有了两块莲子糖。
“呀!咒语果然灵验哎!”孩童们高兴的跳脚。
开开心心把糖含在嘴里,孩童又问,“再念咒语还有莲子糖吗?”
小女子云,“一个人只能念一次哦,不过你可以教给别人咒语。多给你几颗莲子糖,在邀请别人念咒语的时候,放在他手里好吗?”
“好好好。”孩童觉得有趣,满心欢喜去找别的小朋友念咒语去了。
又过了两日。
参知政事范本初,给老父亲办七十大寿。
李美娘看在闺蜜范盈玉面上,来到范府拜寿。
刚一进门,范家最小的儿子年方七岁,领着几个孩童一边奔跑一边大声说,“今年拜寿不收礼,手提和旨请入席……今年拜寿不收礼,手提和旨请入席……”
李美娘一愣,和旨?不就是赵哲白矾楼的酒吗?难道是窦莹出的主意,把和旨酒口号说成如此上口?
李美娘心中泛酸,晶亮的眸子里挂着一层阴翳,面色很难看。
范盈玉心中幸灾乐祸,就愿意看李美娘难受的样子。面上却装作担心扯扯她衣角,“怎么?又想到韩郡王殿下了?”
李美娘面色郁郁的摇摇头,紧走几步进了女客间。此时她一句话也不愿说,心中只有烦躁。为除掉窦莹,皇后面前告状的法子她都用了,也没奏效。
仅仅几天时间,和旨酒的口号传遍汴京城街头巷尾,且向外地道府迅速扩散。
谁都不知何人推波助澜,总之万千百姓都在传。
但凡做寿拜礼,手上不拎两瓶和旨酒,简直没面子。高端待客酒宴,若不摆上汝州窑瓷瓶的和旨酒,似乎跌了身份。
先是有不少顾客购买,仅仅半个月后涓涓细流化成汹涌之势,各大酒楼与客商登门求购和旨瓶酒。
翻覆天地红酥手,一瓶和旨起风云。
窦莹第一招出手便是满堂彩,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无不对白矾楼侧目。
和旨瓷瓶装酒迅速火爆,出乎所有人预料。有人赚钱便有人眼红,其它有酿酒权的正店难免生了效仿的心思,钻营盗洞各处打听想分一杯羹。
仔细打听下来,和旨瓶装酒是皇帝御批,且只有和旨酒一家。哪个敢求到皇帝头上要批文?
处心积虑尝试了一阵子,其它跃跃欲试的正店便泄了气,唯有望洋兴叹的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