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村自家村民可以直接来族学学习,束脩没有,笔墨自备。
外来借读的束脩自然是要的,这个价钱跟镇上的束脩一致,众人也觉得合理。
入学礼完成,族学里的众学子等待夫子的分班。
简简单单的这一步,是多少农村人想都不敢想的。
谁能想到多年前附近十几个村子,所有的读书人加起来还不到十人。
顾家村的顾氏族学,无疑是给了顾家村所有的适龄孩童一个天大的机会。
而顾家村也因此成了附近最有名望的村子。
每年顾家村过来入学的孩童都不少,但是三个月以后离开的也不在少数。
现在院子里站着的学子们到了三个月以后能留下八成都是奇迹。
入学礼这么粗糙,就是因为这个,一来这里是族学,二来村里 人凑热闹的本性多年来都一样。
这些家长如今兴冲冲的送来族学,等夫子将人遣散回去的时候,他们也不记恨,这三个月让孩子们圆了一个读书梦,他们都为孩子们感到庆幸。
此时的分班就是一排一排的按大小个子排列,三个月后还要继续分班。
他们这批孩子是没有书的,三个月内夫子会教一些简单的知识读书识字,等这群人有对他们所学的内容有所了解以后,三个月后考教一次,到时候能过的,夫子会让家长给孩子们准备书。
他们才算是真正的进入学习。
不能怪夫子们这样安排,顾家村这些年来,村里只要是没有娶亲的男孩都来族学上过学。
这几年留下的读书人才有三十几人。
这三十几人还是附近几个村子,加上县里慕名而来的学子们一共的人数。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顾艺辰才会觉得顾氏族学第一个秀才非他莫属。
他以前的夫子严夫子,在顾氏族学开办以后就来顾氏族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