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怎么发落她,成了难题。
凤姐提议把人送去京郊的庄子上,让庄头帮着看管。
贾寰轻笑提醒——
“二嫂子忘了孙奎之事吗?就咱们贾家那几个庄子,个个都漏得像筛子,王嬷嬷去了那里,死了、病了、逃了,不定又有什么祸事等着贾家。”
凤姐不服:“她一个奴才秧子——”
“她不是咱们贾家的奴才,她是林家的奴才,她上过京兆府衙,京中有人盯着她,巴不得能在她身上做点文章,敌暗我明,那些庄头十个蠢九个贪,天知道他们会闹出什么麻烦。”
凤姐说不过他,摆烂说那就把人继续留在府中吧。
贾寰无语:“二嫂子不会以为咱们府中就铁板一块吧?”
王嬷嬷在庄子上出事,贾家还有甩锅的余地。
若是在府内闹出事,麻烦更大。
……
“恋爱脑”可怕。
“恋爱脑”长在一个五旬婆子身上,更可怕。
王嬷嬷“南归”未遂,“情郎”想帮她赎身也未遂,人已经灰了心,终日如一截死木头般呆坐着,贾家又不好让她就这么死了,天天还要派人照料她。
守夜的婆子一个不谨慎,差点被她用油灯纵火!
这么一块烫手的山芋,贾寰的建议是“扔出去”——
“既然施掌柜肯出三千两银子赎人,咱们贾家……了凡小师太佛心仁善,不计前嫌,愿意把人转卖给他,一手交钱,一手交人。”
这番话出口,整个荣庆堂都惊呆了。
凤姐、贾母、三春、邢王二夫人,荣庆堂上大小丫鬟连同一群心腹婆子,全都看怪物一样看着贾寰。
贾寰不满:“你们这般看着我作甚?三千两对林姑娘是个大数目,对姑苏林家也是个大数目,林家已经精穷了的,卖一个思春的老嬷嬷就能入账三千两,岂能错过?”
把寻死觅活的王嬷嬷卖给她的“情郎”,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黛玉得了三千两。
贾家扔了烫手山芋。
三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