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庆堂中, 贾母说起后日的“神童宴”——
“听闻是要赏牡丹,咱们东府的会芳园里也有一片牡丹,就在天香楼边上, 十分应景,你珍大嫂子想邀你们兄弟明日过府赏花, 大家赋诗行令,应个景儿, 练练口齿, 后日去春熙园赴宴,免得慌张。”
贾寰应了。
“天香楼”之所以叫这个名字, 就是因为周围栽满了名贵牡丹,贾寰素日只听说过,并没见过。
每年东府赏花,尤氏只邀王夫人、凤姐、三春并宝玉诸人。
“小冻猫子”沾不上边。
荣宁二府只隔着“一箭之地”, 但这一箭之地, 于原主·环来说犹如天堑。
除了年节时去宗祠祭祖,他罕有机会踏足。
这次尤氏相邀,贾寰正好过去看看。
他尬坐在荣庆堂里, 陪着贾母又说了一会闲话, 鸳鸯进来问晚膳怎么铺排。
贾寰一向有眼色, 见贾母无意留自己用膳,识趣地起身离开。
回到东小院,迎面就看见赵姨娘坐在廊下嗑瓜子, 眉开眼笑地夸赞他能干——
“好儿子!那么大一桩人命官司, 真被你给摆平了!你姥爷那么死板的一个人,都大声夸你,说你将来必成大器, 让老娘别罗唣你……”
贾寰被她吵得脑壳痛。
木着脸在廊下的藤榻上躺了,让小丫鬟斟茶上来,捏了几粒瓜子慢慢地磕。
赵姨娘难得夸人,更难得夸他这个“小孽障”,贾寰只当是催眠曲听着,眯着眼就要睡着时,被赵姨娘揪住了耳朵——
“小孽障!老娘跟你说要紧的话呢,不许睡!”
贾寰叹气:“姨娘有话尽管说,我听着呢。”
赵姨娘轰走倒茶的小丫鬟,斟酌言辞琢磨着该怎么说时,贾寰已经猜了出来——
“是为了柳庄吧?姥爷让你来说的?”
“你姥爷那么死心眼,他哪儿开得了这个口?是我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嘛,那么大一个庄子,白落到旁人手里去可惜了的,不如给了你姥爷,他现在管着的那个小庄子只有十顷地,能有什么油水?”
“他的庄子小,却是果园,每年的出息并不少,姨娘莫要得陇望蜀,柳庄是个上万亩的大庄子,姥爷管不过来的。”
赵姨娘大怒。
一指头戳到贾寰脑门上,骂他“蛆了心”,门缝里看人,贬低亲姥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