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州农机厂没有做错任何事,他们忠诚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只是在历史的洪流中犹如一叶小舟,被席卷而下,消失在江河中。
宋歌看了一阵,好一会没有说话。
伏明泉问道:“怎么了,你以前不是也支持这个政策吗?”
宋歌点点头,又道:“家里有邮票吗,我想写封信。”
伏明泉找了一版新买的邮票给他,也准备了纸笔,问道:“你给谁写信?”
宋歌道:“给李科长他们,有一点小想法,提供给他们参考。”
伏明泉若有所思,点头道:“是该跟他们说一下,不过我认为一封信改变不了太多,小宋,你要提前有心理准备。”
宋歌笑道:“我知道,只是话在嘴里,不吐不快。”
他提笔思索片刻,写下了对未来几年之后农业机械推广的处理和分析,虽然是从猜测的口吻去写,但也摘抄举例了不少现在实行的政策。
他写的时候,伏明泉也在一旁看着,补充了一些说明。
一直到宋歌写完,伏明泉眼神里依旧没什么变化。
宋歌问他:“你要跟他们说些什么吗?我一起写在上面。”
伏明泉摇摇头,没写。
他深知一些地方上的规则,洛州农机厂也无法避免。
最辉煌的时候,反而会沉迷其中,并不能提前看到即将来临的风暴。
一切都是百年未有的巨变,没有人能预测未来的动向,这也是他们的一点分析猜测,只能用朋友的口吻去信告知,别的也做不了什么了。
宋歌去信之后,隔了半月,李铭就回了一封信。
李铭在信里祝贺了伏明泉考上大学,也问候了他们身体如何,讲了许多,最后只在信的末尾提了一句,他已将宋歌的忧虑转达给了厂长。
之后宋歌又和他通信几次,李铭没再提农机厂转型的事,宋歌也识趣没再问。
*
之后半年的日子过得平静。
宋歌之前从梁燕归那里赚了大笔的时长,一时半会也不急,就当给自己放了个假,专心等待伏明泉最后那2点气运值升上来。
达到85+气运值的伏明泉,已经可以偶尔给宋歌发布一点小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