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角钱和5分钱,那可是差着十倍啊。
伏明泉选了几穗当做样本,放在挎包里,一众老人热情目送他离开。
有人忍不住啧啧两声夸赞道:“老队长,你这儿子可真是聪明,脑袋灵光,这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伏老汉站在那嘴上客气几句,但面上露出笑容,平日里驼背的腰也忍不住直了直,颇为自豪。
伏明泉回来的有些晚,天黑之后才带了一行人返回小丰堡。
他去粮种站询问的时候,刚好赶上粮种基地的下来视察,同行的还有农科院的老教授和几个学生,因为伏明泉带去的玉米样本不错,加上小丰堡这一批收获颇丰,老教授忍不住一同跟了过来,想亲自瞧瞧。
老教授一行留宿在伏老汉家中,第二天一早,众人就去了田地里。
玉米收成和伏明泉说的一样,大约是用足了化肥的关系,这一批长势尤其喜人,连老教授都忍不住连声夸赞。
粮种站的工作人员在询问过老教授之后,很快同意了收购,只是他们往年收购的都是玉米粒,小丰堡这次提了一个要求,只肯卖成穗的玉米。
工作人员有些纠结,看着眼前小丰堡派出来谈判的年轻人,对方眉目清俊,态度却坚定。
“所有的玉米都会经过严格挑选,我们可以保证每一穗上的种子都结实饱满,但是不会帮助脱粒、储存。”
“这,我们从来没这样收过啊……”
“我知道脱粒有损耗,这样,我们可以再补偿给粮种站一部分钱,您看可以吗?”
“我问问上面吧。”
经过一番周折,收购合同谈拢下来,价格是伏明泉帮忙谈下来的,和他预想中的一样,是5角钱。比起一代种子,二代种子的价格要稍微低一些,再加上他们没有脱粒,又低了一成,不过这样虽然价格略低,但是节省了村民们大量时间,粮种站也能赚到一些差价,还能获得足够多的种子来完成上级交代的异地推广任务,彼此都很满意。
伏明泉念过书,平日也经常看报纸,对一些事还是非常小心的,他咨询了一下粮种站的工作人员,是否需要办理经营许可证。
工作人员常年在乡下,对这些也熟悉,解释道:“一般不用,像是咱们老乡自己繁育、留用的常规种子,互相赠送啊,或者在集市上出售也是常有的事,不过你要是不放心,也可以去办一个种子经营许可证。”
伏明泉详细询问之后,发现也不难办理,可以以小丰堡集体的名义申请,算是公社资产。
伏明泉跟小丰堡大队说了这事之后,以伏老汉为首的几个老人都极力赞成,有些是听懂了赞同他,觉得伏明泉做事周密,是个聪明人;还有一些压根没听懂,他们就是觉得伏明有本事,一个能把玉米翻了十倍价格卖出去的优秀后生,他说的还能有啥错?
最后由伏老汉做主,拿了一笔公款给伏明泉,让他去帮着办理了许可证手续。
伏明泉忙碌的时候,农科院的老教授也在小丰堡考察的差不多了,他对这里的种子很满意,在和粮种站的工作人员、小丰堡村民商议过后,一致决定再等上一段时间,等玉米干透了就进行采摘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