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文人圈子里称赞某某\通晓兵事\。至于为啥通晓兵事,因为这他们平时聊天侃大山的时候就喜欢讨论军事,堪比老母猪带胸罩,一套又一套,说的人一愣一愣的,所以组织决定,就向皇帝推荐你来当这个经略/督师了!
我记得有个编剧就吐槽过,说他喜欢煤老板。为啥?因为煤老板最多让小蜜去当个女主女二,而不干涉创作,因为煤矿这东西让外行来指挥,是真的会出人命,所以煤老板他知道专业的事应该给转业的人干。
明末的文官
,基本没这种意识,不知道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瞎指挥是会出人命的。
或者就算知道了,也因为党争、因为利益而无视了。
明末局势的败坏,他们真的贡献了很多。】
所以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狗东西敢把兵权都收到兵部去……
朱棣甩了甩手里的马鞭,又打了一个鞭花,
他才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而除了这些,文官还有一个大杀器来对抗皇帝——道德礼法。
封建时代,政权理论合法性的来源,在于什么地方?来自于天命,从天人感应到五德轮回道天命转移,都是在天命这个框架下。那天命为什么在你身上?因为你有德,所以有天命,所以你当皇帝。
这是一个完整的逻辑,这个逻辑的根基,在于“德”。
虽然五代时期的安重荣喊出了:“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
但是历史实践证明,兵强马壮可以打天下,但是没办法坐天下。五代时期的王朝,走马灯一样的更换,很大程度就是因为皇帝没有解决自己统治根基这个问题。既然兵强马壮就可以做皇帝,那么你可以做,我当然也可以做。结果就是武将叛乱层出不穷,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明朝皇帝的合法性来源,除了从血统继承的朱八八本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功绩,剩下的就是天命作为帝位的基础,血脉作为传承。
可以这么说,封建时期的道德礼法,就等于是王朝的宪法,只不过这个宪法不是明文规定,是未成文法而已。封建道德礼法是以忠孝节义为核心的,而通过儒家思想,又把忠和孝统一了,皇帝就是君父,即是君,也是父,官僚们也是作为百姓的“父母官”存在的。
这样,孝就从简单的血缘本能,扩展成为了统治的政治依据。这是他们统治的基础,任何人也不可能挖掉自己的根基。
而文官们恰恰就是利用这一点,不管是上奏疏谏言,还是朝天阙长跪不起,甚至是撞柱子死谏、被廷仗打死,只要能利用这一点达成自己的目的,撒泼打滚都无所谓的。
不过这一招也不总能成功……如果遇到嘉靖那种阴逼老道士,文官也只能暂时蛰伏哈哈哈。】
崇祯听到天幕这样称呼他的高祖,毫无尊重、甚至有辱斯文的形容词,顿时瞪大了眼睛。
不过……他也说不出什么就是了。毕竟天幕连太、成二祖都经常调侃呢。
【好了,下面我们来说说稍微敏感那么一点的话题——宋明的文官,到底为什么非要跟皇帝对着干?
up抛砖引玉,浅浅说一下。如果觉得我胡说八道,那你们去骂文官,不要来骂我,嘻嘻。】
朱元璋打起精神,他倒要仔细听听。
正好他刚下定决心废除衍圣公的爵位,自然也要有相应别的措施来控制天下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