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玄幻小说>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第 54 章 明末下1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54 章 明末下11(2 / 8)

【那就是他并没有取消内阁起草诏书的职责。

不过当时的六部、包括地方奏章题本都先交给皇帝,由皇帝处理。如果皇帝太忙了管不过来才会让,内阁附上意见,节省皇帝的精力。

宝贝们注意了,这个顺序很重要!奏疏先给皇帝,那皇帝才是老大,内阁只能是个辅佐性质的机构。而以前有中书省的时候,奏疏都是先交给中书省,挑挑拣拣之后再给皇帝,中书省才是老大!所以朱元璋才一定要废了丞相这个副皇帝。

但是吧,文官作为制度的解释者,又特别擅长步步蚕食的策略。任何有利于他们的变革,都会被冠以祖宗成法之名保留下去。不利的则都是恶政,一定要拨乱反正。】

这个话倒是说到崇祯的的心坎里去了,恨不得当场给天幕倒倒心里的苦水。

文官就是这么得寸进尺的不要脸!

要真是按照太.祖的祖制,贪污六十两都得拉去剥皮填草,全国的官员,不论文武,没几个逃得过!

下次再提祖制,他就这么说!看这些人敢不敢!

【所以明朝的这套内阁制度一直延续到明英宗时期被破坏了。

因为朱祁镇年幼,由三杨辅政,所以全部政务的处理、裁决,重大问题的决策,几乎由各部门议定。府、部、院诸衙门该管事务,皆由各衙门先行提出处理意见,是为“部议”。然后再由六部尚书、都察御史、六科给事中聚议载处,是为“延议”。所有奏疏,包括部议、廷议的结果,均由内阁票拟批答。

票拟后,交给司礼监进行批红,皇帝就发诏令敕谕来颁布,最后这些诏令得由六科给事中审核签署,不同意可以封驳。

因为明英宗当时还小,所以他基本就是个人形图章。但是后来的皇帝如果对于内阁的票拟不满意,就打回去让内阁重新票拟,直到满意才发诏令。另一边的给事中也是,如果觉得皇帝是乱命,也会把旨意封驳回去。

所以操蛋的点来了。

皇帝可以不断要求内阁重写批复意见,但根据\祖宗成法\他不能亲自下场写稿子。同样,六科给事中有封驳权,但他们不能改动批复内容。三方里只要有两方不对付,就可以无限打回重写。

“君权”和“臣权”就这样不断的来回拉扯。】

朱棣呆滞……

啊这……后来发展到这么复杂了?给事中居然能封驳皇帝的命令,简直岂有此理,以为自己是门下省呢!

【明初时,对于武官的违法乱纪,皇帝除了训诫和警告以外,并没有形成制度的考核措施和惩罚条例,所以武勋集团堕落的非常快,渎职腐败屡禁不止,欺压士卒导致卫所军户逃亡的事例频频发生。

土木堡之后,武勋集团彻底没落,基本开始自暴自弃了。

成化二年,明宪宗下令在军队中推行军政考选制度。起初镇守总兵官还与巡抚和巡按御史拥有一同进行考选的权力,但到了他儿子弘治开始,巡按御史对于考选的职权不断扩大,甚至开始拥有对总兵官人选地提名权。

武臣的仕途完全被负责考选的文官所掌握,明军的人事权从五军都督府转移到了兵部,五军都督府开始就被架空。连卫所土地和军户户籍管理的权力也给了文官,然后,本来就被

各个武将勋贵侵蚀的有些崩坏的卫所制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加速消亡。】

朱元璋心头一跳,虽然他已经知道了卫所制度崩溃,但他还是没想到武官也会腐化的这么快。

他问徐达:“老徐,武将的考核和惩罚措施,你怎么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