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孝亲模范不幸成为孤老,那么他们在家就可以享受到在养济院的同等待遇,当地养济院会每月按标准把钱粮送到他们家中;去世后,政府还会发放三两银子作为丧葬费。】
【而那些鳏寡孤独的老人怎么办呢?
洪武元年,朱元璋下诏:“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官为存恤。”
到了洪武五年,朱元璋便令天下郡县设立“养济院”,而这养济院的收容对象便是:民之孤独残病不能生者,许入院。
而官府对养济院补贴基本是成年人每月三斗米三十斤柴,还有冬夏布匹三丈。基本已经是小康之家的生活标准了。
也就是说养老这方面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确保每一个大明老人都能安度晚年。】
虽然是还没有发布的命令,但天幕既然已经说了,那就是认证了,所以李善长领头拍马屁:“陛下仁心至圣,直追三代矣!”
朱元璋笑呵呵的让他们起身,眼中一抹精光却在不自觉的打量着殿中的几个心腹文官。天幕说文人笔杆子的抹黑,会有这些人么?
【第二项,是免费的医疗。
洪武三年,朱元璋命天下府州县开设“惠民药局”。凡是没有钱看病的军民,都可去惠民药局免费看病和抓药。
到了永乐四年,成祖又命礼部郑重声明:惠民药局一定要惠民,要落到实处,不能光搭个架子去服务那些不缺钱的老爷!
到了成化年间,惠民药局的业务已经扩大到边军身上了。
这些政策,都是为了让每一个大明人“伤病者有所治”。】
崇祯叹了一口气,这些政策他碰都没碰到过,不用说,早就败坏了。
他就是那个让祖宗承担骂名的不肖子孙啊!
【第三项,有点厉害,免费公墓。
朱元璋小时候,一个月内,接连失去了四个亲人。因为是佃户,所以他和二哥便去祈求自己的地主刘德赐一块地,希望能有一个小小的角落来埋葬父母。可惜头都快磕破了,刘德毫无所动,甚至又嫌晦气大骂一通赶他们走。
最后还是同村的刘继祖看不过去给了块地,朱元璋和他二哥用草席卷了父母的遗体下葬。当然朱元璋知恩图报,当了皇帝后封刘继祖义惠侯,世袭罔替,与国同享。
可能是推己及人吧,洪武年间,朱元璋便下诏延续北宋年间的免费公墓——漏泽园的制度。明朝的漏泽园主要是安葬无主尸骨和家贫没地的人,并在天下府州县设立义冢,保证大明人都能“死有所葬”。】
朱棣思索道:“朕记着,这项制度目前还没完善?”
朱高炽点头:“太.祖虽然下令,但各地府州县还没建立完全,皇爷爷就驭龙宾天了,到了……洪武三十一年后,许多地方拿了钱却没办事。”
他本来想说到了建文朝,又突然想起自己亲爹已经废除建文这个年号了,于是立马改口,省得惹老爹不高兴。
朱棣甩了个鞭花,冷笑道:“呵,这些地方官,一个个跟懒驴似的,不抽上几鞭子就不干活!今年京察大计的时候,要把这一项列入政绩考察!”
【第四项,是社会保障房,不过遗憾的是这项政策没有普及,仅仅是个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