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的脸,一点点的,绿了。
皇帝不差饿兵的道理他能不知道?他搜刮了宫里所有的金银器,甚至加田赋也要保证军饷到位,不就是希望这些大头兵拿了钱好好作战么?
但,能发到中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手里有多少,他还真没底。
【就拿万历朝的一次小小兵变来说吧。
之前提到戚家军的时候不是给大家挖了一个小小坑嘛,现在可以来填坑了,就是戚家军的后续。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做的实在太出色了,所以后来被调到北方来,也就是北京西边的蓟镇到山海关一带驻防,由于戚家军都是在浙江义务一带招的兵,所以他们也被称为南军。后来戚继光罢官病逝,戚家军由他的副将吴惟忠带领继续驻防蓟镇。
万历二十三年十月,蓟镇三协的南兵由于长期欠饷,群情激奋,聚众闹事,要求朝廷发钱。蓟镇总兵官王保将他们骗到演武场诱杀了上千人。】
【吴惟忠的这支南军,是刚从朝鲜的平倭战场上回来的,他们军纪好不扰民,而且战功卓著,吴惟忠奋勇先登,是光复平壤的首叙之功。但是回来后,他们发现自己的军饷被克扣了,万历皇帝给的赏钱也没有公平发放,所以心生不满。
当时,不仅是文官集团对武人进行打压,武将内部也十分割裂,北军南军之间矛盾冲冲。戚继光总督蓟镇时尚且相安无事,等换了王保这个北方人来之后,南军被打压的厉害,最后矛盾爆发,戚家军就这样惨遭屠戮。】
【他们没有死在朝廷战场上,没有死在倭寇手里,却死在了自己人的刀下,死在了文官故意克扣与武人的南北倾轧中。
然而即使是这样,吴惟忠招募了新军,补齐了名额后,第二年依旧开赴朝鲜,继
续为大明作战。
只能说是戚家军不常有,唉。
但蓟镇兵变,也是明末一个缩影了。】
朱元璋沉思良久。
他不了解戚继光到底有多厉害,但他知道大明的南北割裂有多严重。没办法,南北被迫分离的太久了,彼此的习俗、语言甚至一些文化都不通,若不是大家还写着一样的字,怕是连认同一个祖宗都难。
就这一点来说,天幕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确实没错。
朱元璋嘴角扯出一个苦笑。
他本以为经过两百年的大一统王朝,南北问题会解决,就像魏晋南北朝时南北也分隔几百年,但经过隋唐后,南北已经弥合。
谁知道大明并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甚至愈演愈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