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歆出册,立丕为魏王。
是年,改元延康。
葬操于漳滨。闻有女真戚逍遥曾言此地有王气,故使葬此。
逍遥,桓帝时冀州南宫人。
父以教授自资,女十余岁,不为儿戏,喜读《庄子·逍遥游》,故名,自行阴德。
父母诫其女工炊爨,逍遥曰:“此常人之事耳。”复取《老子》诵之。
年二十余,适同邑蒯浔。
舅姑以其蚕桑怠惰,每酷责之,浔屡加辱骂,逍遥请返母家。
归亦凌逼,终不能为尘俗事,愿独居小室,斋洁修行。
旦夕以香水为饮,绝食静想。歌曰:“笑看沧海欲生尘,王母花前别众真。千载却归天上去,一心珍重世间人。”
举家及邻里悉以为妖。
夜间室内有人语声,晓见逍遥独坐。
又三日,闻屋裂如雷震,但其所服衣履在内,仰视半天,有云雾、鸾鹤、仙乐、香骈、彩仗罗列。
逍遥与仙众在云中,呖呖向下分别。
郭邑之人,咸奔观惊叹。
未几归家,以服食之物奉父母舅姑及夫。
自此游行于世,自称“瑶池谪仙”,或乘鸾凤浮游虚空。
至是八月,石邑报称凤凰来集,临淄具奏麒麟出游,苍龙现于邺,黄龙现于谯,百官谓魏当代汉之征。
曹洪劫取玉玺,符宝郎祖弼骂贼死节。
筑受禅台于繁阳,丕登帝位,国号魏。废帝为山阳公。
丕郊祭天地,方下拜,忽砂石飞走,对面不见,不能成礼而还。
迁都洛阳。
闻河东焦先,结草为庵独止。数日一食,冬夏袒不着衣,卧不设席蓐,以身亲土,其体垢污如泥滓。
行不由邪径,目不与女子迕视。口未尝言,有警急,勉与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