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粟辟不就,人称张有道。
时曹操刺卓不得,闻行东归。发矫诏驰报关东州郡,众推袁绍为盟主。
卓同吕布等取虎牢关,布兵败,卓惧,烧洛阳宫庙,发诸陵,取珍宝数千车,劫帝西迁,以皇甫嵩为城门校尉。
嵩从叔规,其妻善属文,工草篆。
卓令劫至,夫人骂曰:“君羌胡种,毒害天下,犹未足耶?皇甫氏世为汉臣,君其走卒,敢行非礼!”
卓怒,悬其头于庭,鞭扑交下。
夫人顾杖者曰:“速毙为幸。”
未几气绝,教弃尸于野。
其子隆夜取母尸,启父墓合葬毕,逃陇西避难。
辛未二年,孙坚先入汜水关,救灭宫中余火,屯兵城内,设帐于建章殿基上。
令军士扫除宫殿瓦砾,凡董卓所掘陵寝,尽皆掩闭。
于太庙基上,草创殿屋三间,请众诸侯立列圣神位,宰太牢祀之。
祭毕,皆散。
坚归寨中,是夜星月交辉,乃按剑露坐,仰观天文。
见紫微垣中白气漫漫,坚叹曰:“帝星不明,贼臣乱国,万民涂炭,京城一空!”
言讫,不觉泪下。
傍有军士指曰:“殿南有五色光起于井中。”
坚唤军士点起火把,下井打捞。捞起一妇人尸首,虽然日久,其尸不烂,宫样装束,项下带一锦囊。
取开看时,内有朱红小匣,启视之,乃一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知是御玺,托疾回长沙。
操追董卓,战于荥阳,大败而回。绍令人接至寨中,会众置酒,与操解闷。
饮宴间,操叹曰:“吾始兴大义,为国除贼。诸公既仗义而来,操之初意,欲烦本初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
诸将固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制其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