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雷雨冰电,大风拔木,至半夜方止,东都城房屋坏者千余间。
张奂上言:“昔周公葬不如礼,天乃动威。今武、蕃忠贞,以诬受戮,灾眚之来,皆为此也。
宜急为改葬,徙还家属,其从坐禁锢,一切蠲除。
又,皇太后虽居南宫,而恩礼不接,朝臣莫言,远近失望。宜思大义顾复之报。”
帝深然之,奂遂乞归酒泉。
辛亥,洛阳地震,海水泛滥。
壬子改元熹平。
乙卯春,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命议郎蔡邕为古文、篆、隶三体书之,刻石立太学门外。
邕素重马融,历守南郡,为忤梁冀免官。
茂陵矫慎,少慕乔松导引之术,隐遁山谷,与马融、苏章乡里并时,然二人纯远不及慎也。
汝南吴苍甚重慎,遗书睹其志,曰:“盖闻黄老之言,乘虚入冥,藏身远遁。亦有理国养人,施于为政。
至如登山绝迹,神不著其证,人不睹其验,吾从先生欲其可者,于意何如?
昔伊尹不怀道以待尧舜,方今明明四海开辟,巢许无为箕山,夷齐悔入首阳。
足下审能骑龙弄凤,翔嬉云间者,亦非狐兔燕雀所敢谋也。”慎不答。
年七十余,竟不肯娶,遇骊姥责教曰:“子居谷绝群,以为道乎?”授以真诀。
后忽归家,自言死日,及期果卒。
有人又见慎于敦煌。
同郡马瑶者,久事慎,得传,隐于汧山,以兔罝为事,所居俗化,百姓美之,号马牧先生。
马融兄事焉。
融高才博学,世称通儒,涿郡卢植从学,融语以春秋大义。
高密郑玄,易理未通,入关从融,三年不得见,令高足传授。
融算浑天不合,诸弟子莫能解。闻玄有心计,召令算之,一转便决,众叹服,始得面授。
玄辞归,融曰:“郑生去,吾道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