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束双髽髻,衣槲叶,自称“天下都散汉”。
东游泰山,遇华阳茅真人入朝东岳,伏道拜迎,求其道要。
茅君扶起见载,至山宴饮,谓之曰:“子之根气深厚,非比凡流,何愁真道难得?”
茅君即以李真多所授太乙刀圭火符之诀出传,谓之曰:“学仙者以阳气为主,子当号为正阳。”
及闻上仙王君在山,因请一见,即是山庄老人。
玄甫复传以贞元永命之秘,于是洞晓玄玄。
退而云游至鲁,居邹城年余,入崆峒谒见老君,赐号曰云房,出丹药食之。
后于紫金峰会见四皓,始知本师是东园公,诲机是夏黄公所化也。
四皓各奉以玉匣秘藏真诀。
云房归华山,见兄简所授真诀炼就,遂共服金丹,便能升天入地。
云房常于晋州羊角山驻足,欲以道德度世,遍访有缘。
时四皓复聚一处,为禅为真,游行江淮之间。
有淮南华子期,觑四人貌服奇古,必是神人,窃尾其后,直至闽地汉兴山中。
东、夏二公同绮里飞升天柱大王峰,往会司命魏真君。
邀入玉清洞筵宴,谈及各处风景,真君亦欲遨游尘寰。
子期乘舟里独留山岩,奔往哀求其道,愿拜为师。
先生曰:“我辈行踪无定,聚散不常,从往何处去?我怜汝有心,来意诚笃。
授汝隐仙灵宝方,一曰伊洛飞龟秩,二曰伯禹正机,三曰平衡方。此皆修道之阶梯,汝且奉之,终当度世。”
少顷,三皓至,子期避去。
先生复游檇李,爱东门朝市,遂留寓数年,三皓已自他适。
子期遂于汉兴山洞依方修炼,果能日以还少,一日能行五百里,力举千斤,一岁十二易其形,十易其皮。
后复遇先生,因茹芝归山,复服以成丹,携之仙去。
初,魏子骞别大鱼姬,同张湛暂游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