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陵遂弃其地,复溯流入云鹞山,独与长炼九天神丹。
一年红光照室,二年有青龙白虎,现绕丹鼎。
三年丹成,年六十馀,饵之益壮,行及奔马。长分饵有得。
一日,有神人,虬髯铁面,皂幞金鞭,跨黑虎至前,曰:“赵公明愿永护真人丹扃。”
道陵命其镇守玄坛。
复既自访西仙源,获制命五岳,摄召万灵,神虎秘文,于壁鲁洞。
复与长入北嵩山,有绣衣使者告曰:“中峰石室,藏三皇内文、黄帝九鼎丹书,及太清丹经。得而修之,乃升天也。”
于是斋戒七日,入石室,足所履处,跫然有声,掘其地,果得丹书。
精思修炼,能飞行远听,分形散影。
每泛丹池中,诵经堂上,隐几对客,杖藜行吟,一时并起,人皆莫测其神妙。
壬寅冬,闻帝立邓氏为后,叹曰:“邓禹未尝妄杀,后世自必有兴。”
乙巳,元兴元年春,常侍蔡伦进己造之纸,以代竹帛。
伦少负才名,每思仓颉有竹简汗青,必有意旨,乃剉故布,戗青竹,抟抄作纸。
帝命发于天下,人争效之。封伦为龙亭侯。
张道陵曰:“虽为世所便,反朴为浇,恐帝寿亦不永。”是冬,帝崩。
少子隆生百馀日,即帝位丙午,建元,延平八月,帝崩。邓太后迎立清河王庆之子祐。
太后听政,因忧思成疾,闻吴郡有良医,遺使往寻。
沈羲仙去凡四百一十一年,至今九月,复还坐于十馀世孙,名怀喜者之家,言其所以。
怀喜闻有远祖登仙,遂敬事之,叩问仙去所遇之事。
羲曰:“初上天时,不谒天帝,但谒太清老君。向东坐,夫妇跪拜,左右敕余不得谢,令相对默坐。
宫殿盘郁,云气五色,庭中皆珠玉之树,众芳丛生,龙虎辟邪游戏其间。
但闻琅琅如铜铁声,不能测识。
侍从数百,多女少男。四壁熠熠玄黄,有符书著之。
老君长可丈馀,被发文衣,身体有光,不可正视,须臾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