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于壬戌夏,梦一金身长人,丈有六尺,顶围圆光,体周日色,飞空而至殿前。
帝明日述此,以问群臣,傅毅对曰:“闻西域天竺国有神曰佛,生于殷末,道成于周初。身长丈六,遍现黄金色,环佩日月光,应变无穷,无所不入。陛下所梦,殆将是乎?”
帝前以伊吾庐地为西域诸蕃往来之要,欲遣将屯田于此。
及闻此言,乃使郎中蔡愔、羽林郎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往天竺寻访,问佛道法。
愔等领旨,远涉西方,直至拘私那竭国,求得佛像。
询其国人道法,惘然无对,惟云:“有顿逊国,属扶南,西出海中,国主名昆仑。
有天竺胡五百家,供养佛图于婆罗门者千馀人,敬奉其道。以香花自洗,精进不舍,昼夜香馥。
有区拨摩花,冬夏不衰,日载数十车,货之国中,糁更香好。
其西又有迦维罗国,今属播黎越国,即名维那,有优婆塞姓释者可二十馀家,是白静王之苗裔,或有家传也。”
愔等问:“去此许远?”
国人曰:“我国去舍卫国三十由旬,舍卫至维那五十由旬。”愔等皆攒眉吐舌。
国人笑曰:“此处尚近,去来无难。若和诃条国,在西南大海中,地方二万里,有大山,山有石井,井中生千叶莲花。井边石上,有四佛足印,合八只。
月之六为斋日,弥勒菩萨与诸天神圣虔礼佛迹,礼竟,便各飞去。其间浮图讲堂,皆七宝装成。
国王长者,常作金树银花、银树金花,供养佛像。
我国浮海到彼,路经须剌国,亦有五百沙弥,皆奉佛教。往来以二年为期,犹未足为远也。”
愔等乃称谢告退,复转至大月氏国,遇一僧曰摩腾,美丰仪,解大小乘经,聚徒说法。众曰沙门,皆草蓐为床。
愔等往拜之曰:“吾师大圣,能以佛教流行东土乎?”
僧曰:“我之十七代祖师迦叶,乃释迦佛大弟,悲郯部人民,常愿度之。
藏修鸡足山,集载佛语为十二部经文,历世相传,累成四十二章。
汝等可缮写以归,不虚此来也。”
命弟子出大乘经典,皆贝叶之文,金光之字。
愔等悉皈为弟子,跪写佛经《心经》、《大悲》等咒,共四十二部,十四月始毕。拜谢而回,腾令四沙门与之偕行。
时,乙丑,秋七月也,帝闻求得经像,亲出西阳门郊迎。
初止鸿胪寺,以白马驮经而来,创置白马寺以居,命四沙门住持,迎入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