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山字季通,汝阴人,勃七世孙。为人沉重,喜怒不形,好独坐静处。
平旦前,常面东漱口,咽液服气百数,向日载拜。
如此经年,父怪问之,遂长跪对曰:“义山中心好日光长景之晖,是以拜尔。”
至月朔旦,温游市落,见穷饿之人,即解衣给食。时大儒名士闻其盛德往诣焉,辄称疾不见。
是岁大旱,斗米千钱,路多饥莩。君乃倾财竭家,以济其困,阴行之,人亦不知是君之慈施也。对万物如临赤子,斯积善德仁爱之施矣。
后遇陈留黄泰曰:“闻君好道,阴德流行,用思微妙,诚感于我,是以相诣吾师苏子玄授炼身消灾之术,服气还神之事,吾奉行甚验,曷往师之。”义山即邀同叩。
苏公欣然曰:“闻子少知吞景咽浆,精髓不泄,不复须阴丹内术补胎之益,则何由还阳?
服食众草诸药,虽得其力,然不得九转神丹金液之道,不能飞仙也。但可延年益寿尔。”
义山遂拜求长生要诀,苏公曰:“药有数种,仙有数品。
有乘云驾龙,白日升天,与太极真人为友,拜为仙官之王,其位可司真公、定元公,太生公,及中黄大夫、九气丈人、仙都公,此皆上仙也。或为仙卿大夫,上仙之次也。
游行五岳,或造太清,役使鬼神,中仙也。或受封一山,总领鬼神,或游翔小有,群集清虚之宫,中仙之次也。
若食谷不死,日中无影,下仙也。或白日尸解,过死太阴,然后乃仙,下仙之次也。
我受涓子秘要,是中仙耳。子名上金书,当为真人,我之道,非子真人所学也。
今以逐虫尸之方,《守三一之法》,《灵妙小有之书》二百事传子,须按次为之。”
义山再拜受教,退而服朱柯五年,身生光泽,彻视内见五脏。涤去虫尸,又服神芝五年,目视千里外,日行五百里,远近济人疾苦。
苏公将赴召,与仙菌一株,芝若干,谓曰:“吾道毕矣,子可远索高师也。”
义山送师上升,遂巡行名山大泽,遇刘更生,谓有同门谊,赠《阴符经》教以明哲保身。
更生初病危,有贾履苏道人以药救之。并授以仙灵丹,故名更生。
文才博雅,好黄老之术,闻南阳陈永伯得淮阳王‘七星散方’,服二十一日,忽不知其所在。
永伯有兄子,名僧旅,年十七,亦服之。其父恐,或去系其足,闭于密室,昼夜守视,至二十八日,亦复不见。本方云:“服之三十日得仙。”
陈氏二人,未三十日而失去。后人不敢服,谓仙去必有仙官来迎,今但不见人耳,疑为废方不可用。
更生求得之,并以《淮南子》“枕中鸿宝”秘书诣阙上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