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世遥呼再拜,叔卿遂步虚涉松稍而至。问来何为,度世曰:“帝甚悔前日仓卒,不及与父言,今遣使来,愿父再往一见。”
叔卿曰:“前为太上所遣,诫帝以大灾之期及救厄之法。而强梁自贵,便欲臣我,不足告语,是以去耳。今将与中黄太乙等真仙共定天元之数,不复往也。”
度世问父顷与博戏者为谁,叔卿曰:“许由、巢父、火低公、飞黄子、王子晋、薛容、张伶伦也。”
度世曰:“诸人皆高辈,伶伦何人,亦与为列。”
叔卿叱曰:“小子无知,浪言获罪。乃洪崖先生之徒、黄帝之臣也。服琅玕花得仙,为其能审音,后遂以为乐官之名。我向寓终南绝顶,唯与此辈往来,岂下俗所知乎?”
度世深悔失言,叔卿曰:“吾斋室西北隅庑柱下,玉函中有神仙素书,汝归,取而按方合服,一年可乘云。道成早来就我,勿复为汉臣也。”
言毕,飞向岭头,与众笑语。移时皆化白鸟凌空,岭头郁郁生雾。
度世目断云霄,悒怏步下。梁伯意其必有所得,叩头求教。
度世见其情行温实,以实告之。
与归,发柱下,得玉函,封以飞仙香印。
中有五色云母,取以合药,同饵之,俱得仙道。留其方于家,世人多有得之者。
帝闻梁伯等仙去,嗟叹累月。
丙寅春,丙吉薨,以黄霸为丞相。
丁卯秋,甘露四降,明年改元甘露。
己巳夏,凤凰集汝水新蔡。
庚午春,河上女子掘冢得《易》全书,上之。内“说卦”中、下二篇朽坏,不可复识。
辛未四年,诏诸儒讲论五经同异于石渠阁。
赵人京房,少从河东焦延寿习《易》。居三载,延寿知其概,叹曰:“得吾道以亡身者,京生也。”
其说事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值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以占验。
复入荆之五溪天齐山,从河上公学《易》数年,通其大旨。
公谓曰:“凡学《易》者,当先审进退存亡之机。今子不求微理,徒以占候灾异为事,此《易》之末也。子试退而思之。”
房乃归,研易理。以钱合三才之理,用之代蓍掷以见文。以甲子起卦,分官定六亲,能知吉凶休咎。
一日尝语人曰:“邛蛇淄龙,吾心忪忪。”时从游者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