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夏,有神人数辈见武夷君,称为山主,云天台君欲假此山避冗注籍。
二君择对面百丈山,古木苍藤,人迹罕至,东南飞瀑如散珠喷雪,暑气可销。
令山匠厂厅曲院,鬼府神工,迎王君馆此。
真君子七人,皆太玄所出,曰属临、属隽、属清、属谊、属殷、属将、属仁,二女曰丽英、霄贞。
七子常至武夷参赞,籍成,藏天台洞府。
时于百丈校定未完,亦来上寿,闻子骞事,即令七王子属仁往视。
湛闻之,招十一人,奔至峰头报知。
骞陈礼物,焚香伏候。
属仁席散控鹤而起,觉香篆氤氲,即从空下视,骞、湛等拜见。
属仁观骞丰骨异常,遂携至洞。
真君遣玉女何凤儿往检山籍,知是老君弟子亢仓。
先以饮酒过度,不循玉律,故谪居尘世,须二百年方得脱骨羽化。
因有悯世之心,可即度世矣。
遂语之曰:“湛等是汝旧徒,能引济其师,我并度之。”
于是赐骞等胡麻仙饭、九品丹书,又书一符与之曰:“子既欲雨,可往南山龙潭,投之即雨。雨后速回报知汝父,早毕政事,时至便行。”
骞泣问父龄国数,真君曰:“汝父寿不出二十月,国祚不出二十年。”
言讫,别武夷诸仙,驾云軿统众回山。
骞遵命至山南祷嘱龙神,投符未久,即云霓四塞,大雨滂沱。
骞、湛等赋诗纪其事,即回魏报命。
时秦王政丁巳三年,以魏信其反间,复用兵伐赵。
自信陵废后,赵魏好绝,赵孝成王薨,子悼襄王立。
是年魏信陵卒,明年戊午春,安釐王病,闻阳城有郄俭者,少行猎堕空冢中,不得出,饥甚。
见一大龟,数数回转,俯仰张口吞气,俭素闻龟能导引,乃试随所为,遂不复饥。
百余日后有人窥冢,见而出之,竟能咽气辟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