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夷谓周德甚衰,率九夷作乱,西至河上,以犯宗周。
穆王新立二年,畏其逼,徙南郑以避之。
芮伯之孙君牙曰:“徐夷渐不可长,泗上有嬴姓之国徐子者,岁率东方诸国朝贡,可命捣夷之穴。”王遣使谕之。
先时徐国宫人妊娠而产卵,弃于水滨。
有孤独老母畜犬名鹄苍,衔卵归。
母覆暖之,遂孵成小儿,有筋无骨,坐时正偃,故名偃。
徐君闻之,乃收养,长而仁智。
徐君卒,偃袭位。
鹄苍临死,忽生角而九尾,实化黄龙形体,葬之徐梁界内。
至是承王命,会齐鲁,由济水攻其国。
徐夷远至河津,徐子邀击之。九夷大败。
辛酉三年,王还都,分淮泗诸国,命徐子主之。赐以白旄黄钺,为东诸侯之长。
徐君遂自恃,北巡至燕境,南巡至越地甬东,居翁州山,三日而返。
王以君牙袭为大司徒,以伯冏为太仆正。
戊辰十年,王宠妃病死,本姬姓盛国之女。王哀痛不已,改其族为痛氏。
辛未十三年,犬戎侵西陲,王亲董六师征之,戎遁去。
明年,西戎之胡献玉杯,谓为百玉之精,明夜照夕。献昆吾山之铜,赤如火,王以之作刀,切玉如泥。
王素慕道,集方士于春宵宫,常设冰桃璚醴,以享之。
是冬,王游于黄台之丘,猎于苹阴。北风雨雪,王休于日中犹寒,见一冻人负涉,王作诗以哀之。
十五年冬,有道人披绛绡系白藤条,气出如蒸,狂歌都市。
王命宣入,恭迎命坐,问其从来,道人曰:“予乃黄帝之师容成公也,向留于越,与南障匡生盘桓,闻吾子好道,故来见耳。”
王大惊,下拜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