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一遵洪业,海内晏然。民知礼义,刑措不用,有唐虞之风焉。
柱下史李老子,自成王时辞职西游。路经雪山积石,步上西羌,见一人独自采樵。
峰崖巉峭难登,老子佯作蹒跚不能上。樵者恻然动念,谓曰:“怜汝衰老,愿负过危险。”
遂背负老子至中岭。体重难任,其人强负力行,略不惮劳。
老子心感之,过岭坐石上,问其名氏,答曰:“世本羌人,姓葛名由。居前山深坳中,樵以为食。”
老子曰:“蜀中绥山有桃,四时皆实,至彼可不谋而食。但绥山高峻,非步履可登。”乃借樵斧斫松枝,斫成一木羊。
教葛由吸气使行之法,能乘人陟险,不少蹉跌。
由大喜拜谢。老子别之西行,步履如飞。过崎岖若平地,绝无向时之状。由知为真人,恨失问姓名。
归家谢别邻里,刻木羊数头。至市贾之,皆以无用而不顾。
由探知绥山在峨眉西南,一日忽骑木羊入城,前驱数木羊。
蜀中富豪贵士见之大惊,或有随至山下者。见由上岭巅摘桃而啖之,随之者仰望不能上,号呼接引。
由掷桃数十枚,争拾食之,味极甘美。
有不复还家者,遂结庐于山下,立葛由祠以祀之。
常有桃掷下,食皆身轻,亦能上山会晤。
有谚云:食绥山一桃,虽不得仙,亦足以寿。
老子西渡流沙,历羌番诸川、大哈密、大秦、伊吾庐地、竺乾、于阗、葱岭、须刺阿罗、单顿逊、扶南、土鲁等国。老子号古先生,教化诸国仁义道德,众号曰“善皇”。
竺乾,即名天竺,地方三万里。其国曰迦罗越,舍卫王居之。城郭宫室,皆雕文刻镂。
在大贝氏国东南,摩诃赖国西北。?宾在其西,一名身毒国。
其王姓刹利,名曰白净梵王,与后摩耶氏净沙夫人敬天好善,不喜争杀。
老子居十三年,察其君民好善,若得坚固,将欲大法说化之。
国王年三十五,无子。哀求不得,善心少退。
古先生恐失真道,乃遍体放霞光百丈,眩动国中,使其觉悟,遂复归东土。其时康王已十八年,入西都史馆。
正是:有道则现,无道则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