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辛甲于长子曰冀。
封散宜生于散。
封闳夭于滑。
封太颠于江,嬴姓。
封南宫适于乡。
忿生为司冠有功,授以南阳之田,谓之苏子。其余分封有差。
封宗姓之亲,知泰伯逃于荆蛮,无子。雍隐于海虞,谓之虞仲,封其孙章己于吴,以继泰伯祀。封次孙括于河东,曰虞,以祀虞仲。
又封王季子仲于西虢。
封叔于东虢。
封弟旦于曲阜,曰鲁;封奭于北燕;封高于毕,是为三公,留朝辅相,各遣其子就国。
封弟圉于畿内伯爵,封弟叔鲜于念管、弟叔度于蔡。
叔振铎于曹,叔武于成,叔处于霹。
康叔封聃。季、载皆年幼,未封。周之子孙不狂惑者皆为诸侯。
共封兄弟之国十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与异姓诸侯共立七十国。
爵凡公、侯、伯、子、男五等。
王畿外析为千八百国。
微子复就于微,箕子辞封不就。
后二年夏六月,王虛己访之,问殷之所以亡。
箕子不忍言,乃陈《洪范》、《九畴》,益推衍《洛书》以成章,实明治道,其数有九,王敬受之。
箕子亡去朝鲜,王即封之于彼,客而不臣,号曰郭叔。
箕子少闻广成之教,欲继修之而未逮。于是就国朝鲜,且隐而密修,兼治辽东,尚礼义、重农桑,为海外之圣国。
王念孤竹二老之义,访之,欲封以国,二人为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蕨薇而食,掬灵泽而饮。
樵者嘲之曰:“山中草木皆周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