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降即行九步,步生莲花。左手指天,右手指地,曰:“天上地下,惟道独尊。我当开扬无上道法,普渡一切动植众生,周遍十方及幽牢九狱。度应未度,咸悉度之。隐显人间,为国师范,位登太极无上神仙。”
复跌坐李树下,指树曰:“以此为吾姓。”
是时阳景垂耀,端霭荫庭,万鹤翔空,九天称庆。所生之地,在苦县之濑乡曲仁里。
玉女视之,鹤发龙颜,顶有日光,身滋白血,面凝金色,舌络绵文,额有参牛达理,日月角悬,长耳矩目,鼻纯骨双往,耳有三漏门,美眉广颡,疏齿方口,足蹈三五,手把十文,有七十二相,八十一好,浴于池中,有九龙化九巨鲤,吸水喷之,玉女跪捧荐水浴之。
龙出之地,因成九井。
遂能言笑行动,人皆以为怪异,或劝坑之,玉女父曰灵飞名广,本皋陶之后,至商时父子相承,得修身之道。
父庆宾,性极慈祥,年百余岁,常有少容,周游五岳诸山,一旦飞云下迎升天。
灵飞感父上升,精修大道。至是闻女无夫生子,见有圣征,命女用心抚之。
生甫九日,身有九变。皆天冠天衣,自然被体。至六龄,自谓耳大,取名重耳,字伯阳。
人以其生而白首,号之曰老子。自幼圣智神化,及长身长十有二尺,形如乔木,有四十八齿。
圣母既诞育道身,未几灵飞升化。
至是圣母亦将返天位,欲示世人以师资授受之道。
乃告老子以受生至道,问答经旬。
圣母曰:“我将行矣!当有太乙元君语汝丹方。”言讫,即有千乘万骑、五帝上真拥八景玉舆,迎之升天,证位无上元君。
老子再拜目送,于是乃远游山泽,求炼神丹。
行经劳山,果遇一位高真,乘五色斑麟,侍官数十人。
老子从之问道,高真曰:“吾,太乙元君也。道之要在乎还丹金液耳。”遂授以秘诀。
老子退而修之,明年复于历山会见,元君乘白鹿游行树下。
因谢神丹之方,元君曰:“吾为诸仙之尊,万法之主。玄灵秘术,本吾分也,奚辱谢焉!”
老子曰:“凡民无知,死者甚众。抚心泣血,见之伤悲。欲给以神药,令皆得长生,可乎?”
元君曰:“不可。生道至重,必授大贤及孝友笃实之士。天生万物,有善有恶。善者宜生,恶者宜降,不足给药。给,皆生也。君已知之,不可轻泄!吾于每年子月子日,降教于世也。”言毕,云拥鹿足,冉冉而去。
老子乃垂法以劝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