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甲不明君道,颠覆汤之典型,伊尹因谅阴之制,放置于桐宫。
时仲虺已卒,葬于偪阳,封其子于沛。尹当国以朝诸侯。
汤女昌容,见兄弟继殁,勘破世缘,不适凡人,欲修长生之道。
木正仇生在商三十余年,常服松脂,貌更少壮,群臣但谓其多寿,咸师事之。
仇生厌弃尘嚣,辞往尸乡北山极顶,自作石室以居。
昌容径至尸乡从之,相引上山同居,其后上下捷如鸟。
太甲居桐三祀,自怨自艾,处仁迁义,伊尹知其悔过,克终允德,以冕服法驾,奉迎归亳复位。
王太甲增修厥德,称伊尹为师保。
尹作书三篇,以褒勉嗣王。
于是不侮鳏寡,保惠庶民。
庚寅十祀,尹致仕去位。
恐王德不纯一,任用匪人,复作一篇以训。
荐咎单贤能,王任之,一循尹政。
壬辰秋,太甲陟,号曰太宗。
子沃丁立,己酉十七祀。
阿衡薨,一百零一岁。大雾三日,沃丁曰:“上天为之愁惨也。”
以天子礼葬于亳城西北八里。祀以太牢,为服三祀,又葬其衣冠于商丘,任用其子陟为世禄,咎单作一篇以告。
王沃丁在位十九祀而崩,子幼,弟小庚立。生三子,曰小甲、雍己、太戊。
太庚壬子即位,五祀而崩。丁巳,子小甲立。
壬戌六祀,相君单卒,以礼葬之。用汝方之子英为相,天下大治。
癸酉十七祀,小甲崩,弟雍己立。时小甲之子南乙亦长,不得立。
伊陟叹曰:“若立兄弟,则昭穆紊矣!后世循习,将启乱源。”
雍己怠于政事,不亲相辅。朝贡或有不至,王不能惩。立十二祀,崩,丙戌复立其弟太戊。时相英已卒,太戊举伊陟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