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师曰:“自此上下相和,阴阳无间,庶可问道空同矣。”
帝曰:“五历其三,未得一见。”
祝师曰:“同去却好,只我欲会勾芒神。有言赠汝,可记之:
四大皆空,惟中不同。
遇浮丘公,入太清宫。”
呼回禄驾双龙入海东去,帝攀留不及。同众下山,象车仍迟行如故。
帝正欲周游九垓,忽元妃病殂于道。命次妃监护灵柩还都,召募长勇人方相氏执戟防卫,封阡陌将军。帝拨大半从人回去,带诸臣南行,各乘轻车疾驰。
行三日,至一泽边,雷公下车,自往掬水解渴,忽翻入泽底。
帝急令人捞救,崖上但闻泽中震声如雷,其人奔起曰:“直没至底,见雷公已化为神,龙身而人颊,自鼓其腹而鸣。”帝骇异良久,乃复前行,顺济水而渡。
路问容成曰:“祝师所言浮丘公,必先见之方可。”
容成曰:“传闻采石牛渚之西,有浮丘翁者,试往问之。”帝即迤逦寻去。
见矶边坐一渔父垂钓,帝以浮丘为问,答曰:“是我邻舍老翁,终年蓄鸡生息以为食,不见有异于人,问之何为?”
帝曰:“欲烦引去一见。”渔父即收纶前走,转至山下,指明住处自去。帝步升草堂,寂无人声。
候至傍晚,见一老翁驱鸡百数而来。帝知已是,迎问曰:“翁亦劳乎?”
翁曰:“身劳心闲,乃役其形。身逸心劳,是淆其神。吾子身心两劳,究为何事?”
帝见其出言果异,揖至堂上,拜问曰:“祝融老祖云我翁与广成子有交,知空同实境,特求引进。”
浮丘曰:“机缘未到,只恐当面不识。且先修二丹,调其火候,方可问也。”是晚,止宿于后室。
浮丘谈及祝融,亦称为老祖。帝问其根源,乃知是神农,叙次为帝之伯氏。帝复礼拜,称为伯祖,自是号浮丘伯。
明旦,帝起问二丹之旨。浮丘曰:“得地得鼎,丹道何难?去南有深山曰黟,萦回鸟道,山厚水清,是设鼎之地。”帝求同往。
浮丘乃悉纵其鸡于山之阳,与帝同至黟山。上有峰三十二,溪二十四,洞十八。浮丘曰:“炼地既得,丹鼎宜求。”
容成子曰:“前于首山得鼎三座,未知可否?”
浮丘曰:“可。凡修丹须在阳分月日时。今正孟夏初旬,取鼎往返,恰当其时。”容成忙驾车驰去,帝斋戒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