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王正于玉清宫与高真谈讲道德,猛听划然一响,光耀满宫。
元始与众真出宫仰望,讶曰:“此必有高上之真,出入其间,然是从内而出,非由外而入者。”
少顷,复震一声,天顶如眼大开,有两缕金光从中射下。
元始定睛视之,二人步云而至。
元始趋迎曰:“上真请留憩少谈何如?”
二人步入宫来。天王与群真擎拳恭进,叙礼坐定。
二人启问曰: “道友即玉清宫之天王耶?”
元始曰:“然。”因问:“宇宙空同时,先有五老,体合五行之用,妙运玄功,发育万物,每欲访之不得。今睹道貌太古, 得非五老辈欤?”
黄老曰:“予即中黄子。此是赤精道友。为在泰岱遇见华裔,始闻天王大德。复到两仪外,寻问玄玄上人,得详始末。敬慕真风,是以来晤耳。”
元始大悦,命侍从设供,陈列玄霜玉露、云膏雪脍。
二老随意取食,饮过几杯天香霞烂之浆。玉女散花起舞,珍禽引领和鸣,赏玩无尽。
少顷,停歌罢舞,黄老曰:“天王久处上宫,熟知其义。向日两仪始判之源,愿闻其略。”
元始退让良久而言曰: “所云清浊浮沉而为天地,理固然也。然天体包圜于地之外,重裹如卵之壳膜白黄。而人附生于地,以为天上地下,实未知所居者是地,而周围者皆天也。
地体重而略下,故天自然有十二重在上,如覆其下,载及四极。
地中自然亦有九重。所称地有十八重者,盖并天之下九重而言也。
先以地原之最上之一重,地之秀气所钟,坚凝而为石,屹立山顶,是为峰峦。
第二曰丘陵,土高为丘,大阜为陵。
第三曰槁壤,西北风高土燥,沙舞木凋。
四曰卑湿,东南地卑水湿,形极汗下。
五曰川泽,凡巨川大泽,必下地一层,以堤为盂注也。
六曰流沙,地底有沙流动,随水去来者。
七曰黄泉,土本黄色,之为土制,其色亦黄而浊,纯阴之泉也。
八曰沉渊,深邃叵测,神龙潜焉,其源与太空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