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名垂千古。
至于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
都有人选择。
路不同,但结果一样,就有人走。
此案如果作为大唐范例的话,那主持此事的人,就有机会能名垂千古。
最起码,能流芳大唐。
渴望的眼神,四处巡视。
几乎每一个人,激动之情皆溢于言表。
李世民很满意朝臣们现在的反应。
更为长孙无忌的阳谋,点了个大大的赞。
一帮子老货。
老阴货长孙无忌的大饼,才刚画了一半,就如此激动。
真真不知所谓。
整个朝堂,还能稳如泰山的,只剩下寥寥数人。
英国公李绩和卢国公程咬金,便是其中之一。
李世民对二人没有反应的样子,很不满。
这俩老货,总是和别人不一样。
一点意思也没有。
“辅机,那你觉得,选何人为赈灾宣慰正使合适?”
长孙无忌请捋胡须,另一只手,紧握着袖口说道:
“陛下,如今福王,蜀王,齐王,三位殿下,均已外出历练,而且成绩斐然。”
“臣以为,作为几位王爷的大兄,身为储君的太子殿下,更应该以身作则,有所表现才是。”
“所以,微臣认为,此事当以太子殿下为正。”
又是长孙无忌的几句话,将朝堂引爆。
显德殿里,瞬间便如闹市一般,人声鼎沸,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