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哲还没有正式任首辅,但是内阁成员已经隐隐以她为首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赵哲的能力,不是常规的君子,有着自己的劣根性,可她对云丞淮是铁杆的支持者,能力出众。
关于先帝罪己诏的事情,皇帝留她下来很正常。
一行人走出政务堂的宫殿,气氛有些低沉,没有人不想做首辅,皇帝留下赵哲,很多事情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严语故意落后一步,等到人分散开了,才追上许拓道:“子玉,我以为首辅该是你呢,毕竟陛下不止一次表现出对你的喜爱。”
一个温润君子,没有人不喜欢。
许拓看向严语,谦和的笑了笑,“子恒说笑了,我资历太浅,比不上赵大人,况且赵大人才是真正的出身潜邸,我是半路出家。”
“你啊,就是不争不抢,要
我说你该升六部尚书的,结果还是大理寺卿。”严语摇摇头。
“可如今大理寺卿跟六部尚书是相同品级。”
“好好好,说不过你,你啊,还是想着点儿吧。”
严语为好友感到不平,明明变法中,许拓做的不比赵哲差。
许拓拱手弯腰,“子玉告辞。”
两人分开后,严语盯着许拓的背影看了许久,随后自言自语道:“可是,我还要参加此次的恩科才能正式入内阁。”
严语出身商户,按照规定可以考吏,但是吏不入内阁,应该说,非翰林不入内阁,而翰林得先考进士。
严语家里有钱,已经捐了五十万两银子,供她考上举人。
纪念秋闱她准备下场考试,等考上举人,再进行春闱。
她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可尽管如此,她却落后别人一步,那个肖叶都是个举人,听说明年也要下场考进士。
这是云丞淮定下的新规,也是给已经做官的,有能力却无法入内阁的人一个机会。
严语想要做官,云丞淮可以给她一个官身,甚至能看在她的功劳上封爵,但是非翰林不如内阁是传统,不然对那些努力考庶吉士的人不公平,除非她能立下一个可以破例的功劳,否则还是考科举更快。
政务堂里面,不管是云丞淮还是沈流年,对离开那些人多少有些了解。
云丞淮原本是想给严语安排一个官身的,反正也能入内阁,只是以旁听的身份,而无法成为阁老,
以后要没有突出贡献,恐怕就止步于此了。
政务堂中,赵哲是最开心的,她心知自己被留下,说明陛下倾向她当首辅,只是陛下的问题可不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