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辈们来说,你若是落榜倒是小事,可因此伤了自己的身子却是大事!”
苏轼一听这话是脸色
一变,正色道:“我怎会落榜?()”
以我的才学,定能榜上有名,爹爹他们可是不相信我??()_[(()”
说着,他更是忿忿不平道:“我不光要高中,更是要狠狠压上程之元一头。”
若不是苏辙时常叮嘱他要低调行事,不可过于张狂,他恨不得要告诉所有人他是奔着解元去的,等着乡试结束后,他觉得幸好自己没有一早大放厥词,他思来想去,只觉得自己最后一场没考好。
苏辙不由笑道:“六哥,你都十四岁了,怎么还像个小孩子似的?”
“我可是听说,程之元天资与学问是远不如程之才的,就算程之元以什么旁门左道或侥幸过了乡试,难道还能过了会试不成?”
“倒是咱们,可别因这等猫儿狗儿的影响了心情!”
“等着放榜之后,方可见真章……”
被他好生安慰一通,苏轼果然心情好了不少。
杏花楼的陈掌柜这些年托苏辙的福气,不仅将杏花楼开遍整个四川,去年更是开到了汴京。
结果是显而易见,杏花楼的生意极好,陈掌柜更是将苏辙每年的分红提到了二成,他与苏辙都赚的盆满钵满。
陈掌柜虽是生意人,却也是个实在人,自苏辙乡试结束后,就一桌接一桌席面往苏家送,甚至还送去白马书院,送到了郭夫子跟前。
苏轼便与苏辙开始起日日胡吃海喝的日子来。
郭夫子也好,还是张易简道长也好,都说他们兄弟两人这次定能高中。
但程氏也好,还是苏八娘也好,却是担心不已,放榜之前,程氏几乎每日都带着苏八娘前去寺庙祈福,只愿两儿一婿能够高中,甚至还捐出二贯钱的香油钱。
若搁在往日,程氏这二贯香油钱可不算眉州之罪,毕竟当初程之才参加会试时,程大舅母一出手就是十贯钱的香油钱。
可惜程大舅母如今被程浚送到了庄子上养病,只怕这辈子都没机会替儿子们祈福捐香油钱。
在程氏与苏八娘的日夜期盼中,总算到了放榜这一日。
这一天一大早苏洵就带着全家到了贡院门口。
饶是他们觉得自己来的算早了,没想到贡院门口仍是车水马龙,甚至还有考生提前两二日就在此处候着的。
程氏面露焦急之色,时不时差平安他们前去看一看,更是围在马车旁踱步不已,像那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惹得苏辙忍不住笑道:“娘何必这样着急?早看晚看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