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月赶紧收回眼神,俯身给江氏行礼:“昭月谢过江姨母厚爱!”
结果江氏笑得更加慈祥了,轻轻拍着唐昭月的手背道:“你说这些话做什么?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唐昭月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又不好当面反驳她,只得不明就里地跟着笑起来。
这下江氏更加笃定她与自己儿子有情,心里也更加高兴了。
送走唐昭月后,崔氏每日都在院里等着乡下庄子上的来信。
前些年因她花钱大手大脚不懂节制,再加上与唐则秋俩人又不善经营,将府里大半的铺子和庄子都卖掉了,如今阖府仅靠着两个庄子和几间铺子为生。
铺子一直勉强维持收支平衡,而庄子尚可盈点利。
因此唐则秋极为重视这两个庄子上的情况。
唐昭月去安国公府几天后,崔氏终于收到了庄子上的来信,她迫不及待将信打开看后,嘴角露出一抹得逞后的微笑。
唐则秋下值刚回到府中,崔氏便拿着信去给他看。
“老爷,这是今年庄子上送来的信!”
她将信封递到唐则秋手上,唐则秋接过信笑道:“是不是今年盈利比较多?我去年就说过应该多种些梗米,今年梗米价格上涨,肯定是卖了个好价钱!”
他缓缓抽出信纸,展开读了起来。
看着看着,笑容便僵在了脸上。
崔氏偷觑他的脸色,见他表情逐渐凝重起来,便愁眉苦脸道:“妾身也没想到,今年收成竟会这样差!三月遭了旱灾,七月又是虫灾,收成竟比往年减少了一半还多!庄子上怕是不但不能给咱们交钱,还得咱们倒贴一些出去呢!”
唐则秋手中信纸飘落到了地上,嘴里喃喃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按照这样的情况,明年怕是府里会很艰难。
这府中上下几十号人的吃穿用度,年底还要祭祀祖先,他跟同僚之间的人情往来,还有打点上司,另外三女儿唐曼柔也要定亲了,这些都得花银子。
可是现在没银子进来了,他又该怎么办?
唐则秋急得在屋里来回打转,最后一拍脑门道:“我这就去问同僚借一些,先周转周转再说!”
说罢,刚要抬脚出去,就被崔氏一把拦住了,她道:“老爷,妾身倒有个主意,不知当讲不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