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没有意见,最后推举出了赵金花、方燕、李季江、陈大四人去买东西。
其余都是五六家子出两三个人进城买东西,就买点粮食,两三个人推个手推车完全没问题。
李桃儿也想见识一下大昭的县城,看到李桃儿的样子,方燕说:“要不带上小郎,我这里有钱。”
方燕找不少坏人“借”过钱,有底气说这话。
赵金花道:“咱们路上用钱的时候多着呢,有这钱,多买点粮食不比带她进城好。”
见方燕欲言又止,赵金花又说:“我知道你们厉害,但是被人盯上麻烦不是。”
李桃儿也跟着点头:“方燕姐,你们去吧,快去快回。”
城门口,队伍并不长。
也有流民哀求守城的兵丁网开一面,兵丁理都不理,不耐烦了,就抡起手中的武器驱赶流民走开。
李家洼这边二十多人,到赵金花他们的时候,方燕递给收钱的兵丁二百文,指了指其余三人:“四个人。”
兵丁见没有好处,想卡一下,陈大瞪了他一眼,见陈大杀气腾腾的样子,兵丁怂了,放四个人进去。
陈大进去之前对兵丁说:“后面的也是我们的人。”
兵丁不情愿地放李家洼的人进城,对后面的流民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进城后,不让乱跑,有专门的人带着他们去指定的地方。
李家洼的人多,分到了一个五短身材的汉子带,李季江悄悄塞给汉子五文钱:“麻烦大哥带我们去粮食铺子。”
汉子也不嫌钱少,流民都是凑钱进来的,哪有余钱给他。
钱一入手,他的态度热情了不少,直接带他们去了城里人去买粮食的铺子。
但即使不坑人的铺子,粮食也不便宜,糙米一百文一升,豆子六十文一升,精米一百六十文一升。
赵金花小声说:“这也太贵了。”
粮食铺子的伙计说:“大娘不贵了,城东的铺子是我们这里的两倍,这年头到处闹饥荒,能买到粮就不错了。”
李季江问:“这位小哥,你们这里没有闹饥荒吧。”
伙计抱怨说:“是没饥荒,但北边打仗,赋税重,百姓没有多余的粮卖,再说各处闹匪患,有粮也不好运到盐奉县。”